河南

杞县农商银行 “蒜”通金融活水 “贷”动乡村振兴

2025/09/10 10:38 来源:河南日报 阅读:1.5万

  杞县农商银行负责人深入大蒜交易市场,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与大蒜商户沟通交流,了解大蒜价格、市场波动及商户的经营情况、资金需求、融资难题等。


  杞县农商银行工作人员在大蒜市场内,向群众及劳动者介绍金融产品、普及金融知识。


  杞县农商银行客户经理对接大蒜收储商,了解大蒜储存情况,制定个性化金融服务方案。


  杞县农商银行积极支持当地大蒜深加工龙头企业,为企业扩大产能、延伸大蒜产业链提供金融“及时雨”,助推杞县大蒜产业从“种植端”向“高附加值加工端”跨越。


  每年入夏以后,豫东平原的杞县大地上总是蒜香馥郁,蒜农们在田间忙着收获,交易市场内车水马龙,冷库中蒜头整装待发……作为“中国大蒜之乡”,大蒜产业不仅是杞县乡村振兴的“顶梁柱”,更是农民致富的“金钥匙”。在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上,杞县农商银行创新信贷产品、搭建智慧服务平台、延伸产业链金融,让“小蒜头”成为撬动乡村振兴的“大产业”,绘就一幅产业兴、农民富、乡村美的壮美画卷。

  聚焦产业链金融

  拨动产业发展“金蒜盘”

  “世界大蒜看中国,优质大蒜看杞县”。杞县大蒜种植面积超70万亩,年产量近100万吨,仓储能力超100万吨,产业链条涵盖种植、加工、仓储、贸易等环节。杞县农商银行针对大蒜产业的特点,确立了“聚焦产业链关键环节、提供全周期适配服务、赋能核心要素提升”的金融支持策略。

  针对大蒜种植户融资“短、小、频、急”的特点,杞县农商银行灵活运用省行“金燕E秒贷”“E商贷”“合家好”等产品,提供“量身定制”式融资方案,确保资金供给充足,及时到位,助力蒜农丰产丰收。近年来,该行共发放“金燕E秒贷”8456户、4.08亿元,“E商贷”1765户、3.4亿元,“合家好”1491户、2.08亿元。在信贷资金支持下,蒜农持续扩大种植规模,户均增收超3000元,带动2万余人就业。该县大蒜年产量稳居全国前列,出口30余个国家和地区,区域经济活力显著增强,GDP增速领跑全省,真正实现“小蒜头”撬动“大产业”。

  大蒜价格短期波动较大,市场行情稍纵即逝,经销商的资金需求往往具有强时效性、短窗口期的特点。为此,该行建立了灵活高效的审批机制,升级了“豫商·收储贷”等信贷产品,申请专项信贷额度,开辟绿色通道,简化手续,优化担保方式,大幅提升审批和放款效率,确保收购资金及时到位。蒜商陈博在收购旺季通过“豫商·收储贷”,获得225万元贷款,及时抢收优质大蒜906吨。“申请的时候想着,这么大金额,最快也得两三天到账,没想到当天就到账了,速度简直超乎想象。现在蒜头进了仓,我的心也放到了肚子里,下一步等价格到位就可以出货了,农商银行真是送来了及时雨!”陈博的赞叹,仅是杞县农商银行支持当地大蒜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行为收储商户累计投放农担贷、收储贷、商户贷等共计4.76亿元,有效保障了杞县大蒜的顺利入库,稳定了市场预期。

  围绕大蒜全产业链条,杞县农商银行聚焦产品加工端的设备更新、技术改造、产能扩张等资金需求,向本地农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助力产业升级。目前,相关企业年深加工能力30多万吨,可生产蒜片、蒜米、黑蒜、糖醋蒜等一系列高附加值产品,有效提升了整体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杞县农商银行的金融赋能,在让企业向精深加工转型的同时,更带动当地2000余人就业,使产品走出国门,远销欧美、东南亚等地,年均出口创汇0.65亿美元。

  优化支付场景

  跑出产业交易“加速度”

  近几年,随着大蒜交易规模不断扩大、参与主体逐渐增多,金融服务需求日益多元化。对此,杞县农商银行进一步加大科技赋能,提升服务效能,致力于畅通支付堵点,破解风险痛点,为大蒜产业提供全周期、多维度的支付服务。

  杞县农商银行聚焦大蒜市场交易结算的金融需求,精准施策,在市场内设立普惠金融服务站,配备了移动终端设备,实现账户开立、非现金业务、业务咨询等业务“一站通办”,解决了传统现金交易效率低、风险高的难题,有效提升了大蒜交易的资金周转效率和安全性。

  全面的金融支持,不仅要能“造血”,还得会“输血”。杞县农商银行推出支付结算服务升级举措,免费在大蒜交易集中地布放农信银支付POS机96台,优化了大蒜交易市场的支付结算生态。仅今年5月至8月中旬,就累计完成交易7万余笔,交易总金额达13.73亿元。

  如今,在交易市场内,“刷卡即付、即时到账”的便捷体验,平均每笔数十秒交易时间,不仅惠及产业上下游客户,更是让现金结算的烦扰化作指尖的轻松一划。规范化的支付记录,为交易双方提供了清晰的资金凭证,降低了假币风险和资金纠纷概率,切实保障了蒜农、收购商等各类经营主体的资金安全。

  输送金融活水

  激活富农兴农“新动能”

  杞县农商银行始终坚守服务“三农”初心,聚焦乡村振兴主战场,深耕农村金融最前沿,让金融活水流进田间,滋润农户心间。

  “党建+金融”凝聚合力。以“党建+金融”为重要抓手,积极与各级党委政府对接联动,先后与21个乡镇政府、1个街道、486个行政村委签订“党建+金融”助力乡村振兴协议508份,乡镇签约率达100%。同时,在金城街道、葛岗镇、付集镇等地召开整村授信暨网格化营销推进会,落实、落细“5016”战略服务目标。

  “整村授信+网格服务”精准触达。杞县农商银行坚决贯彻落实省行“1+2+3+N”整村授信战略部署,聚焦“村格精细化治理”与“客户经理驻村服务”双轮驱动,让金融服务更高效、更精准。

  在线下,杞县农商银行以“整村授信”和“网格化营销”为抓手,深入全县21个大蒜主产乡镇,通过逐户走访、信息建档、信用评级,实现“整村授信、批量获客、精准服务”。客户经理担当起“金融顾问”角色,深入田间地头,主动来到蒜农家中,宣讲普及金融知识,精准解读惠农政策,将金融服务的前沿阵地延伸到蒜农身边。截至目前,该行已累计授信超70亿元,贷款达54.66亿元,惠及蒜农15228户,贷款余额达3.9亿元。

  “以前贷款得求人担保,或者找抵押,还得跑银行,现在好了,工作人员来到了家门口,脚不出屋就能拿到钱,真是太方便了!”板木乡前营村的蒜农张大爷感慨道。借助整村授信,他申请并用信15万元贷款,扩大了种植规模,购置了新型农机设备,大蒜也卖上了好价钱。和大多数农户一样,通过整村授信,张大爷将良好的信用换成了看得见摸得着的“真金白银”,踏上致富路。

  在线上,杞县农商银行持续延展微信申贷、线上办贷等服务,全面提高金融服务便捷度。通过系统推进“信息精准建档、整村批量授信、高效审批放款、闭环风险管控”的全流程服务体系建设。截至2025年8月中旬,该行线上累计发放涉农贷款15192笔、金额13.49亿元,金融活水的精准滴灌,为大蒜生产提供了有力支持。

  从一颗蒜种的孕育生根到一袋蒜制品的远销四海,从一位蒜农舒展的笑颜到一个特色产业的蓬勃壮大,无不浸润着杞县农商银行深耕本土、服务实体的金融担当与情怀。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扬帆。杞县农商银行将持续深耕“三农”金融沃土,持续深化金融服务,将产业根基与农商发展深度融合,以金融活水灌溉出乡村振兴的丰硕果实,助力地方经济发展,绘就“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共富新图景!(孙亚龙 霍启超 本栏图片均由杞县农商银行提供)


责任编辑:孙方媛

社区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