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

三十六载勇救五人 铸就时代精神丰碑

2025/11/07 16:11 来源:大河报 阅读:2.6万



  鹤壁市淇滨区,这片被淇水滋养、诗经浸润的土地,作为全国文明城市鹤壁市的主城区,始终将“‘淇’心向善、‘滨’彬有礼”深植为城市文明的灵魂内核。在这里,崇德向善蔚然成风,见贤思齐融入日常,“人人争当好人、人人尊重好人”已成为这座城市最温暖的气质、最动人的风景。

  善行如雨,润物无声;好人如灯,照亮一城。从“鹤壁好人”到“中国好人”,梁雷的成长轨迹,正是这片土地价值选择与文明培育的生动印证。尊重好人,就是播种希望;学习好人,就是面向光明!2025年8月27日,46岁的淇滨区居民梁雷,带着三十六载守护生命的赤诚,光荣站上了“中国好人榜”的领奖台。五次劈波斩浪,从淇河激流中夺回鲜活生命;数百次耐心劝返,筑牢安全堤防。数字无言,却记录下一个平凡人用半生坚持写就的不凡篇章。数字背后,是一位平凡英雄用半生书写的非凡坚持。

  A

  向水而行:三十六载救援路上的生命礼赞

  1989年,那个炎炎夏日,十岁的梁雷与同学在水库边嬉戏。险情骤发!同伴滑入深水区。年幼的梁雷未及多想,纵身跃入水中。“我头顶着他屁股,一点点往浅水区顶。”回忆起人生第一次救援,梁雷记忆犹新。那一刻,勇敢的种子悄然萌发。

  2017年寒冬,淇河结着薄冰,寒风刺骨。正在冬泳的梁雷忽闻急促呼救——一名湖南籍冬泳爱好者因水温极寒导致身体失温,意识模糊!梁雷迅如蛟龙,从后稳稳抱住对方,拼尽全身力气游向岸边。这次义举,让他获评2017年第四季度“鹤壁好人”。冰河救人,热血灼灼!

  最惊心动魄的救援,定格在2024年5月28日傍晚。淇河花窝坝畔,绝望的“救命”声划破宁静!梁雷闻声疾奔,没有丝毫犹豫,一个猛子扎进浑浊的水中。能见度极低,他艰难摸索,触到孩子衣物时已气息将尽,只得返身换气,再次下潜!千钧一发,他急中生智,以双脚钩住孩子,双手拼命划水,一寸寸将生命托举出水面。抵岸时,他已力竭,无言,却完成了又一次生命的托举!事后证实,再晚片刻,后果不堪设想。

  三十六载,五次生死救援,次次义无反顾。“生命无价,这就是我所有的理由。”梁雷的语气,平静中蕴含着钢铁般的坚定。

  B

  智勇双全:从独自奋战到群体守护的升华

  首次成功救援,在少年梁雷心中播下善的种子,也让他清醒:仅有热血远远不够,救援需要专业与科学护航!

  从此,他开启了自我锤炼的征程。晨曦微露,城市未醒,他已奔跑在路上。无论寒暑,游泳锻炼雷打不动。他主动学习急救知识,精进技能。2016年,梁雷加入名为“冬泳兄弟连”的微信群,这是他从“独行侠”到“群体守护”的关键转折点!生命守护的网络,从此织得更宽、更牢。

  他更将大量精力投入防溺水宣传。一有空闲,便来到淇河边,向游人普及安全知识。在虚拟世界,他同样活跃,建立微信群分享经验,发动更多同行者。善行如涟漪般扩散!退休教师王大爷学会了急救,大学生小李成了志愿者,社区讲座定期开展……一股强大的正能量在淇河岸畔汇聚、激荡。梁雷用行动铿锵证明:“淇”心向善会传染,“滨”彬有礼能共鸣!他从孤勇者成长为善行的播种机。

  C

  善流溯源:好家风铸就好人生的温暖传承

  梁雷义举的背后,是家人无声的支持与理解,是淳厚家风的温暖传承。

  妻子是中学教师,亦是见义勇为精神的践行者。她将丈夫的救援经历化为生动课堂素材,播撒安全种子。每次梁雷救人归来,没有埋怨,只有递上的干爽衣物和温柔叮嘱,处处尽显深切理解与支持。

  “能帮人是积德,咱得接着做。”这朴实话语,是梁雷父母常挂嘴边的教诲。乐善好施的家风,如春雨润物,滋养着他坚持不懈的精神沃土。

  更令他欣慰的,是善的种子已在下一代心中茁壮成长。女儿考入东北大学,在入党申请书中深情写道:“父亲让我懂得,勇敢是在他人需要时,稳稳递上一只手。我愿成为他那样对社会有用的人。”年仅十岁的儿子,游泳时也会不自觉地向小伙伴讲解安全须知。

  好家风涵养好人品,小善举汇聚大文明。梁雷一家用最朴素的行动,诠释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璀璨光芒。

  D

  德润善城:文明沃土培育好人文化的时代交响

  梁雷的见义勇为之路,不仅闪耀着个人的英勇之光,更浸润着淇滨区礼遇好人、崇尚模范的深厚土壤。

  淇滨区持续开展“尊重好人、学习好人、争做好人”系列活动,建立健全礼遇帮扶机制。通过座谈交流、赠送匾额、走访慰问等形式,让好人感受到城市的温度与尊崇。这些常态化举措,为梁雷等身边好人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正能量。

  从“鹤壁好人”到“中国好人”,梁雷的进阶之路,清晰折射出淇滨区好人培育机制的扎实成效。全区通过广泛宣传事迹、健全礼遇制度,有力推动了“人人争当好人、人人尊重好人”的浓厚氛围。让有德者有所得,让好人不孤单!

  文明,是一种可感可触的温度;好人,是城市最动人的风景。今日淇河岸畔,“水深危险”的警示牌与巡察的宣传车共同织就安全防护网。而在硬件之外,更令人动容的,是越来越多的“梁雷”正在涌现!淇滨区的好人文化建设,如涓涓清泉,滋润心田,让见义勇为、乐于助人化作新时代的社会风尚。一座崇德向善的文明城市,正昂首前行!(记者 谷武民 通讯员 王奉战 文图)



编辑:孙方媛

社区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