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博主变河南“野生代言人” 被包容到胃和心都不想走
2025/11/04 13:57 来源:大河报 阅读:2.3万

“谁能想到,我一个土生土长的厦门人,会在河南待上大半年,把所有县城走了个遍?”在南阳卧龙岗武侯祠的直播镜头前,博主“东南西北疯”(徐娟)一边指着眼前的古建,一边跟网友唠着家常。近日,徐娟在接受大河报·豫视频记者采访时表示,两年前,她从厦门出发开启全国自驾游,本是“东南到西北”的随性闯荡,走过20多个省份,却在河南拐了个“大弯”——180天、13万公里行程里最久的停留,让她从热爱文史的“中原好奇者”,变成了河南的“野生代言人”。
初遇信阳:一眼惊艳打破“平原预设”,她改了行程
“第一次到河南是去年9月22日,导航到信阳商城县,下高速的瞬间我就愣了,这哪是我想象中的‘大片平原’啊!”11月2日,徐娟告诉记者,她至今记得初遇河南时的惊喜。商城地处豫鄂皖三省交界处、大别山北麓,坐拥河南境内大别山最高峰,兼具北亚热带湿润气候与山水相间的地貌。秋日的县城里桂花飘香,老街的青石板路泛着光。原本她计划打卡几个点就走,可沿着信阳一路走来,深入走访了光山、罗山、潢川等地后,她彻底打乱了原本的行程。
在光山,她看到司马光砸缸救友的故事被做成生动的雕塑;到了息县,老乡耐心地给她讲“中华第一县”的渊源,说这里两千多年不易其名、不改其治,堪称“郡县制”的活化石……“我是个历史文化爱好者,课本里的‘逐鹿中原’‘问鼎中原’,以前只觉得是成语,到了河南才发现,都能对应上典故!这种‘走一步,见历史’的感觉,太上头了!”徐娟说。
饮食大和解:河南太懂“南北胃”了!特色“两掺”谁不爱
作为南方人,徐娟人生中第一个赏雪的“完整冬天”是在河南过的。让她倍感暖心的,是河南人的爽快和实在。“记得在商丘民权买水果,称完是15元7毛,老板说:‘15块,好吃再来!’在周口鹿邑买梨,12元3毛被抹成12元;在驻马店新蔡买红薯,8元9毛,直接收8块。”徐娟说,电子支付不存在找零难,但河南老乡总说“吃亏是福”。
河南人的热情与包容,不仅体现在买卖的大方里,更藏在日常饮食的烟火气中。
“作为南方人,我以前觉得甜豆腐脑才是‘正统’,直到来河南,才知道豆腐脑还能实现‘甜咸自由’!”徐娟在受访时表示,最让她大受震撼的便是河南的胡辣汤掺豆腐脑“两掺”,“这就是河南的包容,南方爱甜,北方爱咸,在这儿不用争,咸甜皆宜。和胡辣汤掺在一起,又香又鲜!”
徐娟说,不管是哪个省的“南北胃”,在河南都能得到大满足:想吃米饭,信阳的籼米、原阳的大米,出锅喷香;想吃面食,郑州烩面的浓郁、方城烩面的筋道、尉氏烩面的醇厚,各有千秋,可以换着花样来。
从“过客”到“家人”:收获陌生人的贴心攻略和跨年热闹
“我在南阳已经待了40多天了,每次去卧龙岗,感觉自己不是游客,是回家了。”徐娟说,如今她已“四顾”南阳,在这座城市里她体会到的暖心时刻,比想象中还多。
一次她在路边做饭,一个正赶路的小伙在她身边停下,“说‘姐,我看你车是外地牌照,应该是来游玩的吧,但估计您不知道南阳哪好玩’,然后迅速给我列了个游览清单:内乡县衙得去看古代官署,社旗赊店古镇能看山陕会馆,西峡老界岭的秋色最是醉人……他介绍得很专业,言语中又带着点自豪,我差点以为他是导游!”后来徐娟才知道,小伙儿是她停车休息区域附近一家公司的职员,虽然上班快迟到了,但小伙儿还是选择停下来“输出一份家乡游览攻略”,“可能是他想让我们不虚此行吧!”
去年12月31日在许昌胖东来天使城跟着当地人群一起倒计时跨年,看着身边陌生的人们笑着、喊着,她突然理解,为啥大家总说“老家河南”,因为这里的人,真的像家人一样亲切。
百万播放量背后:她用旅行实拍,还原真实河南打破地域偏见
“没来河南前,我在网络上也刷到过不少黑河南的声音,可来了之后才知道,那些都是假的!”在徐娟社交账号的置顶视频里,她语气坚定,“能够一直支撑我们走遍河南的动力,就是这里的包容性特别强。”
徐娟表示,有人说河南人排外,可她走了这么多县城,没听过一句“外地人别来”;有人说河南人宰客,可她吃了半年,没被坑过一次;有人说河南落后,可她看到的县城,老街有韵味,新城有活力,老乡们的日子过得有滋有味。真实的河南不是网上说的那样,这儿有厚重的历史,有暖心的人,有吃不完的美食,是个来了就不想走的地方。
徐娟告诉记者,她和家人已计划留在河南过年,“下一站准备去商丘逛归德古城;年后想去周口淮阳赶太昊陵的庙会。”她表示,如今自己社交账号的视频和直播主题始终围绕河南,有网友打趣称她是河南的“野生代言人”。“其实作为外地人,我乐意去宣传河南,不为别的,只是单纯觉得这片土地和这里的人,值得被更多人看见、喜欢。”(记者 张瞧 文 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