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

周口关帝庙、洛阳关林 四省六地“关圣文化史迹”联合申遗

2025/11/04 11:25 来源:大河报 阅读:2.5万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10月30日获悉,包括河南周口关帝庙、洛阳关林在内的“关圣文化史迹”世界文化遗产联合申报工作进入关键阶段。

  除了上述河南两处外,还有山西运城解州关帝庙和常平关帝祖祠,湖北荆州城墙、当阳关陵和玉泉山显圣处,福建东山关帝庙。此前,国家文物局已批复四省六地八处“关圣文化史迹”纳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忠义千秋

  四省六地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忠义、勇武、刚烈,“酒且斟下,某去便来”……提及关羽,人们脑海里常常会浮现出历史小说或者电视剧中关羽那威风凛凛的英雄形象。而正是因为关羽忠义肝胆、智勇双全的人格内涵,而被后人传为美谈并让他的人物形象得以升华,最终成神、入圣。因此,全国各地关羽的祠、庙等遗迹众多。

  有关资料显示,据不完全统计,全球共有3万余座关帝庙,分布在世界上不同的国家与地区,其承载的忠义精神已超越时空界限。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了解到,“关圣文化史迹”申报直接文化遗产最早可追溯至2019年。当年4月28日,山西运城、河南洛阳、湖北荆州和宜昌当阳市政府共同签订了三省四市联合申报关圣系列遗产的共识文件,启动“关圣文化史迹”的联合申报工作。同年10月20日,在运城组织举办的第二次“关圣文化史迹”申遗工作推进会上,河南周口关帝庙和福建东山关帝庙正式加入。

  2024年12月,“关圣文化史迹”被国家文物局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025年6月,福建省漳州市东山县举行第五次申遗联席会。会上,运城市、洛阳市、周口市、荆州市、宜昌市、漳州市等6市人民政府正式签订《关圣文化史迹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城市联盟章程》。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我省两地对关圣文化史迹着重保护

  雕梁画栋、古色古香,在周口市沙颍河北岸,那座始建于清康熙三十二年(公元1693年)的建筑群,历经岁月洗礼依然雄壮威严。

  据介绍,周口关帝庙最早由山西、陕西两省商贾集资兴建,为同乡集会场所,又称“山陕会馆”,整座建筑群占地20余亩(约21600平方米),沿南北中轴线分三进院落纵深布局,结构严谨,现存楼廊殿阁140余间。

  近年来, 周口市委、市政府将申遗工作纳入“文化强市”战略重点,高位推动,成立专项领导小组,积极推进《周口关帝庙保护条例》出台,累计投入资金超过2.3亿元,用于文物修缮、环境整治与基础设施建设。

  同时,周口还以申遗为契机,推动文化遗产“活”起来,先后策划《周口漕运文化展》《关公文化展》等特色展览,并举办两岸关公文化研讨会、会馆文化论坛等活动,使之成为联结海内外同胞的文化纽带。2025年春节假期,周口关帝庙接待游客超过80万人次,带动文旅消费超过2亿元,实现了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的双赢。

  而同样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洛阳关林,为埋葬三国时蜀将关羽首级之地,前为祠庙,后为墓冢,为海内外三大关庙之一,千百座关庙中独称“林”,是中国唯有的冢、庙、林三祀合一的古代经典建筑。

  为保护好这一关圣文化史迹,洛阳市于2024年出台了《洛阳市关林保护条例》,让关圣文化史迹申遗有了法治保障。(记者 李玉坤)



编辑:孙方媛

社区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