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世界城市日”郑州市民演出展现城市人文魅力
2025/11/01 11:06 来源:社区文化网 阅读:5万


社区文化网讯(张雷龙)为积极响应并庆祝2025年“世界城市日”,2025年10月31日下午,一场以市民为主角、展现郑州城市活力与人文风采的专题演出活动,在郑州市城乡建设局4楼多功能厅成功举行。本次活动由郑州市城乡建设局与郑州市城市科学研究会联合主办,旨在通过艺术形式,传递城市发展理念,彰显郑州现代化建设的丰硕成果与市民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10月31日是世界城市日,这是联合国首个以城市为主题的国际日,也是中国政府在联合国推动设立的首个国际日。世界城市日设立以来,中国主场活动已在上海、山东威海等多地举办。今年,世界城市日”中国主场活动主题是:“人民城市,智绘未来”。党中央、国务院和河南省委、省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和战略,在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进程中取得了巨大成就。

本场演出活动由郑州爱琴海艺术团承办。演出在深情澎湃的抒情诗朗诵《郑州为世界城市日喝彩》中拉开帷幕,朗诵者们用铿锵有力的声音,表达了对郑州参与全球城市盛事的自豪与喜悦。紧随其后的《郑州景象万素描》《黄河你微笑了》《郑州城市进行曲》等节目,以诗意的语言描绘了郑州古今交融、日新月异的城市画卷,以悠扬的旋律和深情的歌词赞颂了母亲河黄河的壮美以及沿岸生态保护与发展的新貌,引发了现场观众对家乡巨变的深切共鸣,激发了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蓬勃奋进的激情。最后,演出在全场共唱《同一首歌》中落下帷幕。
这次演出不仅是2025年世界城市日郑州系列庆祝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一次面向广大市民的城市建设成果与人文精神的集中展示。主办方表示,希望通过此类贴近生活、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进一步激发全体市民共建美好家园的热情,凝聚城市发展共识,同时向世界展示郑州开放、包容、充满文化底蕴与现代活力的城市形象,引导公众共同探索更加绿色、宜居、繁荣的城市未来。

郑州市怎么发展。上世纪90年代初,江总书记让我们建现代化的商贸城市;
上世纪90年代末,又提出建设东方的芝加哥;
21世纪初,建设郑东新区,引领中国新型城镇化城市建设典范。
当前正在建设专业化新区,航空港区……
不同的年代变化的不一样,到底我们要建一个什么样的郑州市?
“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不受条条框框的影响,认真研究,大手笔,大作为,敢想敢做,让郑州更宜居、宜业,更高效、更便利、更壮观、更美丽,使大家生活更美好,前景更壮阔。”郑州市城市科学研究会理事长张子亮如此说。

城市介绍: 城市、城市,我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城市,到底什么是城市,城市的概念,城市的定义是什么?
从字源学解释,城,廓也,都邑之地,筑此以资障也。而市,则意味着市场——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从词源上说,城市是人口密集、工商业发达的地方。1933年,从雅典宪章说,城市“应保证居住、工作、游息、交通四大活动的正常进行。世界上,中外专家各有定义,简单地说,宜居、宜业、宜游、便利四大功能。
世界上最早的城市是公元前3200年前,建于尼罗河下游最南段的孟斐斯城,城墙是白色的,也叫白城。到1370年才又建了皇都,三面环山,一面临水。西方的城市历史同我国相比,相差大远。

我国的城市最早是夏朝早期就有部落的聚集在一起,至今5000年前左右,部落之间留有空间活动,叫康街,康道。我们的一词“康庄大道”就来源于此。4200年前,我国就建立夏朝第一国都,在登封市阳城;洛阳市二里头夏朝最后一个国都。在3500年前,郑州市二里岗已建成第一个商朝的国都,还有古荥西山文化遗址,有城廓、城墙,成为全国“八大古都”之关键在于此。历史都比较久远,西方城市不能比,我们中原历史更是悠久,因为我们处在中国最佳的风水宝地,从地理位置、生存温度、湿度、自然灾害上,中原是风水宝地,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不是之一,是客观条件决定,科学会证明,实践会证明。
世界城市可靠数据13861个,不同国家对城市最小规模的界定不同,瑞典丹麦定为200人,南非500人,也有1000人、2000人,美国是2500人,日本是3万人,100万人是特大城市,50~100万人是大城市,20~50万人是中等,20万以下的是小城市,特大城市有A++、A+、A-。像伦敦、纽约等是世界A++。标准不同,定义不同。

中国城市总数694个,四个直辖市,293个地级市,397个县级市,从级别上讲有正部级4个,副部级15个,浙江省有一个镇级市,河南有一个村级市,社会不认可,世界把城市化分为世界级一线城市,二、三、四线城市,中国也有一线,二、三、四线城市。总体标准不同,划分不同。
城市的未来。社会要进步,人类要发展,人们向往会更高,城市是方向。简单的说,宜居、宜业、宜游,便利高效,美丽生态。现在增加“智慧”二字。从中央到地方都非常重视城市建设、发展、管理,中央开了城市工作会议,省委开了城市工作会议,充分说明对城市工作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