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

主动调整心态 有助于身体“松绑解压”

2025/10/31 13:43 来源:顶端新闻·河南商报 阅读:1.8万

记者 孟蕾 摄


  长期处于焦虑、紧张、抑郁等负面心态中,人们往往会感到身心疲惫,这并非单纯的“心理作用”——不良心态会通过神经、内分泌等系统给身体施加额外负担,主动调整心态能为身体“松绑减压”,是维护身心健康的重要方式。

  调整心态能直接缓解神经系统的过度消耗。人体神经系统如同“指挥中心”,负面心态会让交感神经长期处于兴奋状态,导致心率加快、呼吸急促、肌肉紧张,使神经细胞持续处于高强度工作中。通过调整心态,如冥想、深呼吸等方式,能激活副交感神经,让神经系统从“紧绷”状态切换到“放松”模式。每天进行10~15分钟的正念冥想,专注于呼吸和当下的感受,可有效降低神经兴奋度,减少神经能量的无谓消耗,让神经系统得到充分休息,缓解身体的疲劳感。

  积极心态能改善内分泌系统的平衡状态。长期负面情绪会促使身体分泌过多的皮质醇、肾上腺素等应激激素,这些激素长期处于高水平,会加重肝脏、肾脏等器官的代谢负担,还可能导致血糖、血压波动。当心态得到调节、情绪趋于稳定时,应激激素的分泌会逐渐恢复正常,内分泌系统的平衡得以维持。

  良好的心态还能增强免疫系统的防御能力。免疫系统的正常工作依赖于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协调配合,负面心态带来的生理紊乱会削弱免疫细胞的活性,降低身体对病原体的抵抗力,相当于间接增加了身体对抗疾病的“负担”。积极乐观的心态能促进免疫细胞(如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的增殖与活性提升,增强免疫系统的防御效率。

  此外,良好的心态能优化睡眠质量,间接为身体“充电减负”。负面心态是睡眠障碍的常见诱因,长期入睡困难、睡眠浅、易醒等问题,会导致身体无法在夜间完成充分的修复与休息,加重身体的疲劳积累。通过心态调节缓解焦虑、烦躁等情绪后,入睡时间会明显缩短,深睡眠时长占比也会提高。每天保证7~8小时的高质量睡眠,身体的细胞修复、能量储存等生理过程能高效完成,可有效缓解身体疲劳,减轻器官的工作负担。

  除了冥想、深呼吸,每天进行20~30分钟的适度运动(如快走、练瑜伽),能通过促进内啡肽分泌改善情绪;写情绪日记,将负面感受以文字形式梳理,可帮助释放心理压力;培养兴趣爱好,如绘画、养花等,能转移注意力,让心态保持轻松愉悦。这些方法无需特殊条件,融入日常生活即可有效发挥调节作用。(河南省荣康医院 刘亭)



编辑:孙方媛

社区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