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河南工业增速居工业大省首位
2025/10/30 14:11 来源:大河报 阅读:2.3万

4月21日,工作人员在中科星云智造基地作业。鹤壁市打造商业航天产业全产业生态链条,培育新质生产力,位于鹤壁的中科星云智造基地有数据方舱、服务器两条全流程智能生产线。新华社资料图片
10月28日,在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河南省奋战四季度、坚决实现全年目标任务新闻发布会上,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书记、厅长严琛介绍了前三季度工业经济运行的情况和采取的有关举措。
另据记者从省发展改革委了解,前三季度,我省规上工业实现41个行业大类全覆盖,有33个增加值实现正增长、增长面达80.5%,五大主导产业增加值增速全部高于规上工业,其中,汽车及零部件增长20%、装备增长14.3%、食品增长10%、电子信息增长9.2%、新材料增长8.9%,合计增长11.8%,对规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稳定在60%以上。
郑州、洛阳分别增长8.8%、8.9%
发挥了工业大市重要支撑作用
严琛在发布会上表示,今年以来,我们聚焦“1+2+4+N”目标任务体系,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以制造强省建设为主线,以稳中求进为总基调,持续优存量、拓增量、挖潜量,主要指标高于全国、好于预期、快于同期,全省工业经济“稳”的基础牢固、“进”的势头强劲、“韧”的特性突出,压舱石作用进一步凸显。具体表现为四个方面:
一是工业生产运行良好。前三季度,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4%,高于全国2.2个百分点,增速居全国第6位、工业大省第1位,工业对GDP的贡献率达38%以上。制造业支撑作用明显,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制造业增长9.7%,高于全国2.9个百分点,创“十四五”以来同期增速新高。
二是工业投资增长强劲。前三季度,全省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9.7%,高于全国13.3个百分点,增速稳居工业大省、中部六省首位。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19.4%。
三是重点行业拉动有力。前三季度,全省工业41个行业大类增长面超八成,高技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四是重点地市支撑坚实。前三季度,全省17个地市工业增速达到7%以上,13个地市增速超过8%,其中,郑州、洛阳分别增长8.8%、8.9%,发挥了工业大市重要支撑作用。
中州时代二期项目加快竣工
比亚迪系列项目陆续投产
严琛指出,这些成绩的取得,主要得益于全省上下狠抓落实和广大工业企业的辛勤努力,省工信系统重点抓了四个“全力”。
一是全力稳增长。聚焦重点行业、企业、地区、园区,强化监测调度,深化指标研判,全面落实惠企政策,精准实施督导帮扶,全省工业增速稳居全国第一方阵。加力扩围“两新”政策,深入推进大规模设备更新工程,着力做好重点项目要素保障,中州时代二期项目加快竣工,比亚迪系列项目陆续投产,工业投资实现连续19个月两位数增长。
二是全力优服务。深入开展以企观政服务企业大走访活动,纵深推进“万人助万企”,全省1.4万余名干部深入企业走访调研,累计走访近8万家企业,解决各类问题1.2万余个,前三季度共开展产销、产融、产学研、人才用工等对接活动1.1万场。持续实施专精特新企业、“小升规”梯度培育行动,累计培育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414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340家,全省规上工业企业数量跃升至2.7万家。
三是全力促转型。统筹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前瞻布局,推动出台十大传统产业提质升级方案。深入实施“一转带三化”,累计建设智能车间、工厂1685个,完成 2.4 万家企业诊断服务、规上企业智能应用场景覆盖率达 93.1%,建成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49个、服务企业超19万家。
四是全力育链群。持续强化链式联动,建立产业集群培育协同机制,推动链群建设向纵深发展,加快超硬材料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向世界级迈进。前三季度,全省重点产业链群增加值同比增长8.9%,拉动全省工业增长5.4个百分点,贡献率达64%,新能源汽车、光电、尼龙新材料产业链分别增长26.2%、24.4%、21.9%。
勇挑工业大梁
确保“十四五”圆满收官
严琛表示,下一步将锚定全年目标任务,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紧盯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强化全要素保障、全链条服务、全方位联动,勇挑工业大梁,巩固高位增长态势,打好冬春季攻保战役,加力实现“全年红”,确保“十四五”圆满收官,为奋力谱写中原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提供坚实支撑。
另外,10月28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了河南省奋战四季度、坚决实现全年目标任务新闻发布会,提出全力确保季度不回落、工业稳走势,要求突出重点做好企业纾困帮扶。常态化开展企业大走访活动,持续开展产销、产融、用工等“六项对接”,指导企业挖掘四季度增长潜力,切实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困难和问题。同时加快产业转型,深入推进钢铁、煤炭、有色、食品加工等10个传统产业提质升级,实施“人工智能+”行动,加快推进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全覆盖。更好发挥产业园区主战场作用。出台产业园区改革创新发展实施意见,遴选推出一批产业园区集群地标,进一步加大产业招商力度,推动主导产业持续延链补链强链。(记者 元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