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血管性痴呆 运动是一剂“良药”
2025/10/27 16:08 来源:大河健康报 阅读:2.2万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血管性痴呆逐渐成为困扰众多家庭的难题。它不仅让患者记忆力减退、思维混乱,还会严重影响生活自理能力。
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预防血管性痴呆的基础。
首先,饮食上要遵循“三多三少”原则: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这些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和抗氧化物质的食物,能帮助清理血管垃圾;少盐、少油、少糖,每日食盐摄入量不超过5克,烹饪尽量采用蒸煮方式,减少油炸食品,降低高血压、高血脂发生风险。同时,戒烟限酒也至关重要。烟草中的尼古丁会损伤血管内皮,酒精则可能引发血管痉挛,长期不良习惯会加速血管老化。此外,保持规律作息同样关键,每天保证7~8小时高质量睡眠,能让大脑充分休息,增强代谢能力,维持血管健康。
坚持适量运动是预防血管性痴呆的一剂“良药”。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以快走为例,保持每分钟100~120步的速度,不仅能增强心肺功能,还能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大脑供血量。同时,搭配每周2~3次力量训练,如举哑铃、靠墙静蹲,可增加肌肉量,提升基础代谢率,帮助控制体重。运动过程中,身体会分泌内啡肽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前者能改善情绪,后者则有助于保护神经细胞,延缓认知功能衰退。即使行动不便,也可进行简单的手指操、转头耸肩等活动,同样能促进血液循环。
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慢性病,是诱发血管性痴呆的“帮凶”,必须严格控制。高血压患者要定期测量血压,遵医嘱按时服药;糖尿病患者需监测血糖,通过饮食和药物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以下;高脂血症人群要关注血脂指标,特别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降脂药物。此外,定期体检也不可少,建议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包括脑部CT、颈动脉超声等,以便及时发现血管病变,做到早发现、早干预。
大脑如同肌肉,越用越灵活。日常生活中,可通过阅读、下棋、拼图等活动锻炼大脑。每天阅读30分钟,既能吸收新知识,又能锻炼理解和记忆能力;与老友对弈、玩填字游戏,能提升逻辑思维能力;尝试完成复杂拼图,可增强空间感知。此外,学习新技能也是不错的选择,如学习一门外语、练习书法,或接触摄影、烹饪等兴趣爱好。这些新鲜刺激的活动能促使大脑建立新的神经连接,提升认知功能。郓城诚信医院 吴艳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