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

识别心梗非典型症状 掌握关键四步急救法

2025/10/24 14:52 来源:大河健康报 阅读:1.5万

AI制图


  心脏是人体“发动机”,冠状动脉堵塞导致心肌缺氧“罢工”,即急性心肌梗死(心梗)。心梗发病前1~2周甚至数月,身体多会发出预警信号,易被误认为“小毛病”,实则是心脏在求救。

  心梗的症状有哪些?

  胸痛 最典型“红色警报”,表现为胸骨后或心前区压榨性疼痛,持续15分钟以上不缓解,可能向多部位放射。老年人或糖尿病患者可能仅感胸闷或“胃部不适”;女性患者可能表现为背痛、牙痛或“莫名的窒息感”;糖尿病患者可能完全无痛。

  呼吸困难 喘不过气的“窒息预警”,轻微活动就气喘吁吁,夜间突然憋醒需坐起呼吸,严重者须“端坐呼吸”。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可能误认为“老毛病”加重;糖尿病患者可能仅表现为呼吸频率加快。

  消化道症状 被忽视的“胃病假象”。突发上腹部疼痛,伴恶心、呕吐,进食后反而缓解,老年人可能表现为“食欲突然下降”。糖尿病患者可能仅感腹胀或“消化不良”,服用胃药无效时应高度警惕。心梗发作后,心肌细胞以每分钟1%的速度坏死。抓住黄金120分钟,可大幅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

  心梗急救有哪些注意事项?

  立即停止活动 给心脏“减负”。应立即就地坐下或平躺,避免体力活动,解开紧身衣物,保持环境安静,避免情绪激动。切勿自行驾车去医院或坚持“忍一忍就过去”。

  拨打急救电话 比找熟人更快。立即拨打120,清晰地报告地址、症状,保持电话畅通,等待调度员指导。数据显示,自行就医平均耗时150分钟,120急救平均耗时45分钟。

  正确服用药物 硝酸甘油的“使用指南”。既往确诊冠心病且随身携带硝酸甘油、收缩压>90mmHg的患者,可舌下含服1片(0.5mg),5分钟后未缓解可重复,最多不超过3次,服药后保持坐姿或半卧位。低血压患者禁用,青光眼患者慎用。

  心肺复苏(CPR) 关键时刻的“生命按压”。患者意识丧失、呼吸停止或濒死喘息,急救人员未到达前可进行胸外按压。按压位置为两乳头连线中点,深度5~6厘米(成人),频率100~120次/分钟,未经培训者可仅做胸外按压。

  80%的心梗可通过预防避免,需做到管住嘴、迈开腿、控“三高”、戒烟酒、常体检。做好饮食管理,避免“隐形盐”;坚持运动,推荐快走、游泳、打太极拳;控制血压、血脂、血糖,家庭自测血压,每3个月测血脂、血糖,记录数据供医生调整用药;定期体检,健康人群每2年体检1次,高危人群每年1次。(河南省息县人民医院 孙贝贝)



编辑:孙方媛

社区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