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

逆转脂肪肝 饮食调整是核心

2025/10/20 15:12 来源:大河健康报 阅读:1.4万

AI制图


  很多人认为脂肪肝只是“胖出来的小毛病”,无需重视,却不知若长期放任不管,脂肪肝可能逐步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诱发肝癌。不过,脂肪肝并非不可逆,只要掌握科学方法,就能有效逆转病情,阻断癌变路径。

  脂肪肝并非胖子的“专利”。除了肥胖人群,长期节食、营养不良导致蛋白质缺乏,或长期饮酒、服用某些药物,甚至糖尿病患者,都可能引发脂肪肝。当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超过5%,就会形成脂肪肝,若脂肪含量超过30%,则属于重度脂肪肝。此时,肝细胞会出现炎症损伤,进而发展为脂肪性肝炎,反复的炎症会导致肝纤维化,最终可能演变为肝硬化,而肝硬化又会增加患肝癌的风险。这提醒我们逆转脂肪肝刻不容缓。

  饮食调整是逆转脂肪肝的核心环节,关键在于“控糖、限油、增蛋白”。每日主食中粗粮占比不低于1/3,用燕麦、藜麦、玉米等替代部分精米白面,避免精制糖和含糖饮料;蛋白质优先选择鱼类、去皮禽肉、豆制品,每日摄入量控制在每公斤体重1.2~1.5克;烹饪以蒸、煮、炖为主,减少油炸和红烧,每日烹调用油不超过25克。特别要注意,晚餐不宜过饱,睡前3小时内避免进食,给肝脏留出充分代谢时间。

  规律运动是消耗肝脏脂肪的“加速器”,需做到有氧加力量的结合。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每次30分钟以上;每周2~3次力量训练,通过哑铃、弹力带等锻炼肌肉,提升基础代谢率。

  调整生活方式是逆转脂肪肝的重要保障,需做到“戒烟戒酒、规律作息、控制体重”。酒精是脂肪肝的“催化剂”,即使少量饮酒也会加重肝脏损伤,因此逆转期间必须严格戒酒。吸烟会产生多种有害物质,损害肝细胞,加速肝纤维化进程,戒烟刻不容缓。长期熬夜会打乱人体生物钟,影响肝脏的代谢和修复功能,建议每天23时前入睡,保证8小时睡眠。体重管理也尤为关键,对于肥胖型脂肪肝患者,每周减重0.5~1公斤较为适宜。但并非只有肥胖人群需要控制体重,瘦型脂肪肝患者也需通过合理饮食和适当运动,维持健康体重,改善肝脏脂肪代谢。

  定期监测和医疗干预是防止脂肪肝癌变的“安全网”。脂肪肝患者应每3~6个月进行一次肝功能检查,监测转氨酶等指标,了解肝脏损伤情况;每6~12个月进行一次肝脏超声检查,观察肝脏脂肪含量和是否存在肝纤维化。若通过生活方式调整3~6个月后,脂肪肝无明显改善,或已出现肝纤维化、转氨酶升高,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治疗,如保肝药物、调节血脂药物、降糖药物等。同时,需积极治疗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基础疾病,这些疾病会相互影响,加重脂肪肝病情,增加癌变风险。(成武县人民医院 马静文)



编辑:孙方媛

社区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