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梨一粥皆成妙药 秋日养生中的饮食秘方
2025/10/16 14:56 来源:大河报 阅读:1.7万
这些饮食秘方,说穿了无非是寻常物事,贵在应时而食,对症而烹。医学健康书中的道理,拆解开来多是老祖宗的智慧,佐以现代科学的印证。秋日养生,原不必珍馐异馔,只要顺应天时,懂得调和,一梨一粥皆成妙药……
秋意渐浓,窗外的梧桐叶已泛黄,风一吹便簌簌地落。我自书架上抽出一册厚重的医学健康书,书脊上烫金的字迹已有些模糊。翻至“秋季饮食养生”一章,油墨的香气混着旧纸的微酸,扑面而来。我向来不甚信那些玄虚的养生之道,然则年岁渐长,身体竟也由不得自己任性了。
书中言道,秋主肺,宜食白色食物。我初时颇不以为然,以为不过是古人附会五行之说。然而细读下去,却见现代营养学亦佐证此理:梨、百合、银耳之属,确能润燥生津,恰应对秋季的干燥。我遂决意一试,往市集去寻这些物事。
市集里秋果正盛。梨摊上摆着五六种品类,黄的、青的、带斑点的。我依着书中图示,选了皮薄肉细的雪梨。那小贩见我挑选得仔细,笑问:“先生是要炖冰糖梨水吧?秋燥伤人,喝这个最是润肺。”我讶异他竟也知此道,他却又道:“我们粗人哪里懂这些,都是老辈传下来的话。”
归家后,我依书中所教,将梨洗净,自蒂部下寸许处横切作盖,挖去核心,填入川贝母三钱,冰糖少许,复盖之,置碗中蒸熟。蒸汽氤氲中,梨香渐溢,竟把书房染得甜润。蒸得透了,用白瓷勺舀那融化的梨肉,入口即化,甜中微苦,喉间果然舒坦许多。
又试银耳羹。取干银耳一朵,清水泡发后竟涨大如拳,状若白菊。书中特别注明要用砂锅文火慢炖,忌用铁器。我不明其理,查阅注解方知银耳中含胶质,与铁器相触易生化学反应,减了功效。这般细节,非医学专家不能道也。炖足两个时辰,加冰糖、枸杞,煮得稠滑醇厚。啜一口,滑过喉头,竟似给呼吸道覆了一层薄纱,柔和得很。
某日读到“秋宜食粥”一节,书中详述了杏仁粥的做法。我往药房称了甜杏仁,那伙计将杏仁倒在黄纸上,一颗颗浅黄如木质钮扣,用石臼捣碎时散发出特有的香气,苦中带甜,竟似秋日的气味。与米同煮成粥,撒上些许桂花,淡香清甜。食后腹中温暖,不像平日早餐后常有的滞重感。
最令我惊异的是书中关于芝麻的记述。黑芝麻九蒸九晒之法,繁琐已极。我本欲跳过,却瞥见“养发润肠,抗秋燥”字眼,摸摸日渐稀疏的头顶,只得苦笑照做。九次蒸晒后,芝麻黑亮如漆,研末密封。每日晨起取一匙,含入口中,待津液满口缓缓咽下。旬日后,不仅咽喉干燥大减,连梳头时落发也似少了些许,不知是否心理作用。
深秋时节,我又试了书中所载的桂花酒酿。糯米蒸熟,拌了酒曲,置于陶瓮中发酵。每日掀盖察看,第三日已有酒香溢出,加入鲜桂花再封存。待七日后的黄昏启封,香气像是捉住了整个秋天的精华,醉人而不浓烈。盛一小盏,色如琥珀,暖胃安神,竟让我这素来失眠的人睡了个整觉。
这些饮食秘方,说穿了无非是寻常物事,贵在应时而食,对症而烹。医学健康书中的道理,拆解开来多是老祖宗的智慧,佐以现代科学的印证。秋日养生,原不必珍馐异馔,只要顺应天时,懂得调和,一梨一粥皆成妙药。窗外秋风又起,我合上书卷,厨房里正炖着百合莲子汤,蒸汽腾涌,满室生香。(郑显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