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

脖子变粗、怕冷乏力或是甲减预兆

2025/10/14 14:36 来源:大河健康报 阅读:1.4万

  “最近总怕冷,穿再多也手脚冰凉,还莫名胖了好几斤。”生活中不少人会有这样的困扰,却常误以为是“体虚”或“衰老”,殊不知这可能是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发出的信号。作为高发的内分泌疾病,甲减早期症状隐匿,易被忽视,而治疗中的误区更可能延误病情。

  甲减是因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导致机体代谢减慢引发的疾病,女性、中老年人群及有家族史者风险更高。其症状往往“五花八门”,但以下5类表现较为典型:

  一是代谢低下相关症状。甲状腺激素掌控身体代谢节奏,分泌不足时,患者会出现明显怕冷、手脚冰凉,即便在温暖环境中也难以缓解;同时伴随乏力嗜睡,总觉得“没力气”,白天精神萎靡,晚上却可能失眠;代谢减慢还会导致体重异常增加,即便控制饮食、运动也收效甚微。

  二是甲状腺肿大。甲状腺位于颈部前方,激素分泌不足时,甲状腺会代偿性增生,形成“粗脖子”。初期肿大可能不明显,需仔细触摸才能发现,后期可能随吞咽动作上下移动,严重时会压迫气管,导致呼吸不畅。

  三是皮肤与毛发改变。甲减患者常面色苍白、皮肤干燥粗糙,甚至出现脱屑、皲裂;头发也会变得干枯易断,伴随脱发,眉毛外侧1/3可能稀疏脱落,这也是甲减的特征性表现之一。

  四是心血管与消化问题。代谢减慢会使心率减慢、血压偏低,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胸闷、气短;消化系统功能减弱则表现为食欲缺乏、便秘,严重时甚至引发肠梗阻。

  五是神经精神症状。患者常出现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反应变得迟钝,情绪也容易低落、抑郁,部分老年患者还可能被误认为是“老年痴呆”。

  尽管甲减症状多样,但临床中仍有不少患者陷入治疗误区。

  误区一:症状缓解就停药。甲减多需终身治疗,药物需长期服用以维持激素水平,擅自停药会导致症状反弹,甚至引发心包积液等严重并发症。

  误区二:拒绝药物,依赖“偏方”。目前甲减治疗以左甲状腺素替代治疗为主,安全有效,而某些宣称“根治甲减”的偏方缺乏科学依据,可能延误病情。

  误区三:不遵医嘱调整剂量。药物剂量需根据甲状腺功能检查结果动态调整,自行增减剂量会导致激素水平波动,影响治疗效果。

  误区四:忽视定期复查。部分患者服药后便不再复查,殊不知甲状腺功能可能随身体状态变化,定期检测才能确保用药精准。

  误区五:仅关注药物,忽视生活管理。治疗期间需保证碘摄入均衡(避免过量或不足),规律作息、适当运动,这些都能辅助改善代谢状态。

  值得注意的是,甲减诊断并不复杂,通过抽血检查甲状腺功能即可确诊。若出现上述典型症状,尤其是高危人群,应及时就医排查。(山东第二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王杰)



编辑:孙方媛

社区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