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干流水质连续5年稳定达到Ⅱ类标准
2025/09/30 14:47 来源:河南商报 阅读:1.4万
今年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实施六周年,河南省作为黄河战略的首提地,地理位置特殊,是黄河中下游治理的重中之重。
9月28日,河南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河南全面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各项工作成果。
去年年底全省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
历史性超过火电装机
河南坚持重在保护、要在治理,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2024年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万元GDP用水量较2019年分别下降23.5%、23.1%。持续优化调整产业、能源、运输结构,2024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与高技术制造业占规上工业比重分别较2020年提升2.4和2.9个百分点,2024年底全省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达到7532万千瓦,占全省发电总装机的51.4%,历史性超过火电装机,铁路和水路货运占比达到4.5%、7.3%,分别较2021年提升0.3和0.4个百分点,实现经济发展“含绿量”与“含金量”同步提升。
在水质提升上,黄河干流水质连续5年稳定达到Ⅱ类标准,流域内优良水体比例攀升至90%以上,劣V类水质断面彻底消失。今年前8个月,流域35个国控断面(实测33个,2个断流)中,Ⅰ~Ⅲ类水质断面多达30个,占比90.9%。伊洛河(洛阳段)凭借在生态治理方面出色的表现,荣获生态环境部第二批美丽河湖优秀案例。同时,郑州、开封、洛阳、鹤壁成功纳入国家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试点城市,为水资源循环利用提供了新示范。
55条重点山洪沟完成防洪治理
“黄河宁,天下平”。河南在筑牢黄河安澜屏障上持续发力,成效斐然。
黄河下游“十四五”防洪工程(河南段)已基本完工,进一步控制下游299公里的游荡型河段河势。金堤河、伊洛河等重要支流及22条中小河流重点河段“十四五”治理任务已基本完成,白龟山水库、金堤河柳屯闸等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工程相继实施,55条重点山洪沟完成防洪治理,流域防洪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积极谋划重大水利项目,开展桃花峪洪水控制工程重大专题研究,将新建小河口水库和陆浑水库、河口村水库防洪能力提升项目纳入《黄河流域防洪规划(2025—2035年)》,推动合河水利枢纽、盘石头水库扩容工程纳入国家“两重”项目清单。坚持以流域为单元,强化预报、预警、预案、预演措施,科学精准调度水利工程,有效抗御了2021年黄河秋汛等多次洪水过程,为流域防洪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河南多个实验室揭牌运行
河南立足沿黄地区资源优势,将发展新质生产力与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紧密结合。
产业创新能力加快提升。河南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中原科技城等建设起势,多个实验室揭牌运行,郑州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获批。实施“人工智能+”等行动,全省建成众多智能车间、工厂,建设多个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规上工业企业智能应用场景覆盖率较高。
传统产业加快“焕新”。河南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实施制造业技术改造升级工程。郑煤机、中信重工、中铁装备等企业的产品领先全球,郑州、洛阳入选国家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试点城市,流域内众多项目获“两新”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
新兴产业加快壮大。河南聚焦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重点领域,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工程。郑州比亚迪整车生产基地等建成投产,洛阳百万吨乙烯项目加快建设。2024年,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占规上工业比重较2020年有所提高。
产业集聚度加快提高。河南加快推进企业和项目集中布局、产业集中发展、资源集约利用等,郑州市信息服务业、下一代信息网络成功创建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记者 王访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