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0.72亿人
2025/09/28 12:11 来源:河南商报 阅读:2.5万
9月26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十四五”时期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高质量发展成就。
就业情况
截至8月底,城镇新增就业累计达到5921万人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部长王晓萍介绍,“十四五”期间,我国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就业结构持续优化,就业质量稳步提升。截至8月底,城镇新增就业累计达到5921万人,超额完成5500万人的目标任务。城镇调查失业率前四年均值为5.3%,低于5.5%的预期控制目标。
“‘十四五’期间,高校毕业生逐年增加,这是宝贵的人才资源,也是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王晓萍表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会同有关部门连续出台政策文件,拓宽就业渠道,稳定青年就业局势。同时,农民工就业增收之路越走越宽,脱贫人口务工规模保持在3000万人以上。
王晓萍介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在强化全方位就业服务方面,建成近9000家零工市场,推动服务资源向基层延伸、向农村覆盖;持续开展“10+N”就业服务活动,每年为企业和劳动者提供就业服务近亿次。在优化创业政策环境方面,“十四五”时期,年均创业担保贷款余额3000亿元,年均新增经营主体超1000万户。
“十四五”期间,累计发布72个新职业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副部长颜清辉表示,“十四五”期间,累计发布72个新职业,覆盖数字经济、现代服务、智能制造等行业,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经济发展的结构优化。
大力发展新职业,主要是为了适应经济高质量发展对人才的新需求。一是适应技术进步新趋势。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催生了大量数字新职业。比如,人工智能数字人训练师,可以帮助平台数字人提高应答准确率。二是适应产业结构新变化。新型绿色低碳领域和传统行业转型升级对人才需求加大,绿色职业应运而生。比如,新能源汽车维修工。三是适应经济消费活动新业态。比如,低空经济、在线学习娱乐等新业态发展,孕育了无人机群飞行规划员、在线学习服务师等新职业。
社会保障
超2000万名新就业形态人员参加职业伤害保障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李忠表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推出职业伤害保障,在试点地区累计有超过2000万名新就业形态人员缴费参保,在制度内实现应保尽保。
“对新就业形态人员来说,特别是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等,
职业伤害保障是他们最关心的问题之一。”李忠介绍,2022年起,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在北京、四川等7个省市开展职业伤害保障试点,涵盖出行、外卖、即时配送、同城货运4个行业,在曹操出行、美团、饿了么、达达、闪送、货拉拉、快狗打车7家平台企业,取得了良好效果。
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了解到,在制度设计上,职业伤害保障不以是否具有劳动关系为参保前提,重点抓住订单这个“牛鼻子”,采取按日参保、按单计费等创新方式,兜牢了这些群体的权益保障底线。
李忠表示,今年7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在总结7个省市试点经验的基础上,从扩容省份、新增企业、拓宽行业三个维度分步骤渐进式推进职业伤害保障试点扩围工作,试点范围已扩大到17个省份,同时将滴滴出行、顺丰同城等规模较大的平台企业纳入试点。
截至8月底,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0.72亿人
王晓萍介绍,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实现全国统筹,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实现省级统筹,建立实施个人养老金制度,创新开展职业伤害保障试点,社会保障体系日趋完善。
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了解到,截至8月底,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0.72亿人。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达到2.46亿、3.02亿人。“十四五”以来,三项社会保险基金收支总规模69.27万亿元,基金累计结余9.81万亿元,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更可靠更充分的社会保障。
李忠表示,目前社保卡持卡人数已达13.9亿人。社保卡承载了越来越多民生服务,如通过社保卡发放养老金、持卡在本地或跨省异地就医购药等。
“十四五”期间
累计支出就业补助资金超过4700亿元
发放稳岗返还资金1389亿元
截至2025年8月底
城镇新增就业累计达到5921万人
超额完成“十四五”规划的5500万人的目标任务
2021年至2024年
城镇调查失业率均值为5.3%,低于5.5%的预期控制目标
(记者 聂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