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

聚焦第十五届河南投洽会 从豫马之约看河南开放

2025/09/26 11:21 来源:河南日报 阅读:2.5万

  9月25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河南省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五场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河南推进新型城镇化有关情况。

  “‘十四五’以来,我省以推动城镇化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产业发展为牵引,以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为动力,以补齐城镇化短板为基础,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城镇化质量和水平稳步提升。”发布会上,省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马健介绍,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由2020年的55.43%增长到2024年的59.22%,新增城镇常住人口287万人。

  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不断优化

  “‘十四五’以来,全省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坚持‘一个尊重、五个统筹’,大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城市功能品质明显提升,有力推动了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和现代化河南建设。”省住房城乡建设厅二级巡视员王广军介绍,特别是在有序推进“三区一村”改造、加快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方面,全省累计实施城市更新项目6487个、完成投资10918亿元,更新改造地下管网1.56万公里,新增供暖面积1亿平方米,人均城市道路面积达到18.4平方米;改造城镇老旧小区1.51万个,惠及群众174万户。

  我省顺应常住人口变动趋势,动态优化城镇基础设施布局和公共服务供给,分类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人口和经济社会承载能力有效提升。统筹推进保障性住房、“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将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纳入省重点民生实事。

  城镇化发展格局全面形成

  “我省坚持规模和质量双提升,以郑州国家中心城市为龙头,以洛阳、南阳副中心城市为带动,以郑州都市圈为抓手,以城镇协同区为支撑,全面形成了‘一主两副、一圈四区、多点支撑’的城镇化发展格局。”马健说。

  郑州都市圈发展能级加快提升。我省实施都市圈发展规划和一系列专项规划,郑开城际铁路贯通运营、125项高频政务服务实现“双城通办”,“郑好办”牵手“汴捷办”“洛快办”“放新办”等政务服务平台实现跨城云互通。

  我省强化洛阳、南阳、商丘、安阳的交通枢纽、产业集聚、综合服务等功能,加强与周边城市联动,豫西、豫南、豫东、豫北四大城镇协同区农业转移人口引聚容纳能力有效提升。

  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健全

  我省加快破除制约城乡融合发展障碍,健全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推动城乡要素合理配置、基本公共服务普惠共享、基础设施一体发展,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比由2020年的2.16缩小至2024年的1.97。

  如何保障农业转移人口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我省严格按照‘以流入地政府为主,以公办全日制学校为主,将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纳入城镇发展规划和财政保障范围’的原则,依法保障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省教育厅党组成员、省委教育工委专职副书记刘林亚介绍,截至2024年年底,全省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子女在校生93.73万人,就读公办学校的比例达到94.13%。

  “在提升农业转移人口社会保障水平方面,我省大力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就业增收,加强社会保障和权益维护,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取得明显成效。”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魏连升介绍。

  大力发展县域经济 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我们把培育特色产业作为提升县域经济的重要抓手,树标杆、育集群、促发展。”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杨新生说,河南累计培育15个国家级、66个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集聚企业数量超2.4万家,2024年共实现产值9800亿元,占所在县域工业产值的70%以上,吸纳就业超95万人。

  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夏志胜表示,下一步,将始终把县城作为城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进一步深化产业园区“三化三制改革”,夯实产业基础;进一步强化要素支撑,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增强综合承载能力。(记者 李筱晗)



责任编辑:孙方媛

社区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