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打好基层治理组合拳 绘就民生幸福新图景
2025/09/26 15:58 来源:大河报 阅读:1.6万
安阳CBD公园 曲海庆 摄影
基层治理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石,是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工程。今年以来,安阳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层治理的重要论述和在河南考察时重要讲话精神,聚焦“两高四着力”,扎实推进“五基四化”、16个专项行动,全面推广“党建+网格+大数据”治理模式,构建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新格局。
强化党建引领,筑牢治理核心根基
党建导师郁林英结合30年基层工作经历,用鲜活案例拆解“战斗堡垒怎么建”的密码;创业导师胡红彬生动讲述“如何盘活闲置厂房发展村集体经济”的实战经验;德润导师樊军以“积分制破解乡村治理难题”为主题,分享了如何用“小积分”撬动“大治理”……在安阳市的乡村田野、社区街巷,活跃着一个由市委组织部精心组建的党建、创业、德润、矛调、数智“五支导师团”,助力基层干部提升解决问题、服务群众的能力本领。
党建引领是基层治理的“定盘星”。安阳市健全基层治理领导体制机制,筑牢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让基层治理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充分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作用,各级各部门成立工作专班,一把手牵头负责。安阳市以村(社区)“两委”换届为契机,强化对后备力量的培训帮带,建强基层党组织书记队伍;扎实开展“双报到双服务双报告”工作,引导在职党员根据专业特长主动认领志愿服务事项,汇聚共建共治共享合力;深入推进“两个覆盖”,依托党群服务站、职工之家等打造安“新”服务驿站,引导新就业群体主动参与隐患排查、文明劝导等,激活基层治理流动新力量。
做细网格管理,夯实治理基层基础
通过入户走访、网格摸排,安阳市殷都区铁西路街道文源社区了解到辖区老年居民希望在单元楼内安装扶手,组织召开“网格议事会”,听取群众意见、研究确定方案,迅速开始施工。如今,12个单元的防滑扶手已经安装完毕,居民对此拍手称赞。
网格是基层治理的最小单元。安阳市进一步优化网格设置,按照“规模适度、无缝覆盖”原则,结合地域、人口划分1.2万多个网格,统一赋码管理,配备专职和兼职网格员3万余名,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治理体系。聚焦安全生产、信访稳定、民生服务等领域,推动专业力量下沉网格,做到“网格吹哨、部门报到”。市县两级新设网格管理办公室,制定网格化管理制度,明确网格员职责,积极开展网格业务培训,切实提升网格管理运行实效。
无论是家长里短的矛盾调解,还是关系安全生产的大事要事,网格员都第一时间响应处置,用“小网格”托起“大民生”,让基层治理更加精准、更有温度、更富实效。
推进平台建设,提升治理智能化水平
安阳市文峰区的王女士刚刚顺利生产,孩子的出生医学证明办理、预防接种证办理、出生户口登记、城乡居民医保参保登记、社会保障卡(电子社保卡)办理、生育医疗费支付、生育津贴领取、科学育儿指导服务等8个事项一次全部办理完成。
在安阳市北关区曙光小区,新投用的智能充电桩让居民连连称赞。这得益于安阳市的“未诉先办”机制。该机制通过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大数据分析预判高频共性民生需求,建立市委月调度、纪委监委跟踪督办的闭环体系,解决群众急难愁盼7万余件,同类问题日均诉求量平均下降30%以上。其中,聚焦解决“办证难”问题,推动55个项目37425套已发证。
119张原始报表经汇聚、比对、去重等,最终精简到14张,精简率达88%;915个数据项压缩至140个,精简率达85%——作为全省“一表同享”唯一试点,安阳市在“数据减法”上成效显著。
为突破传统治理模式的局限,安阳市加快打造数智赋能“最强大脑”,坚持“简便、务实、管用”原则,全力打造基层治理平台,持续完善系统功能,推进数据资源整合,推动基层治理“一网统管”、部门联动“一网协同”、政务服务“一网通办”。
积极整合基层治理数据,接入“智慧视频云”为应急事件提供支持,变被动监控为主动预警。优化处置流程,多渠道汇聚民生诉求,运用12345热线等机制,推行“简易事项直接办、复杂事项商定办、疑难问题指定办”三办协同模式,推动问题解决。重构“安馨办”APP,增设特色功能,搭配积分激励,让群众从“治理对象”变身“治理力量”。
聚合多元力量,汇聚治理协同合力
在安阳市龙安区文昌大道街道物探社区,由辖区党员、退休职工、热心群众创建的“燕利帮帮团”,以“熟人管事、热心办事”方式,推动化解家长里短矛盾纠纷。在北关区红旗路街道星光社区,由辖区企业运营的社区“幸福食堂”,日均服务老人50余人次。在殷都区,78个驻区单位化身“社区合伙人”,联手破解基层各类难题。在滑县赵营镇,“正面行为加分、负面行为减分”的积分办法提高了群众参与村内事务的积极性。
基层治理不是“独角戏”,安阳市用“大合唱”思维凝聚各方力量,使基层治理从“政府干、群众看”转变为“大家想、一起干”。
综治中心是矛盾化解的“前沿哨”。全市9个县(市、区)综治中心全部实现“有牌子、有场所、有力量、有机制、有效果”的“五有”目标。出现矛盾纠纷时,公安、司法等部门快速对接;风险隐患露头时,应急、市场监管等部门联合排查,切实筑牢平安稳定的“防火墙”。
“社区合伙人”模式为基层治理注入新活力。物业领域明确服务标准和责任,推动服务规范率从58%跃升至91%,有效化解“家门口的烦恼”。积极推进党建引领“专业社工+志愿服务”省级融合试点,打造2个“智慧老人”试点社区,开展活动30次,受益居民1000余人。
让群众成为治理“主角”。利用党群服务中心开展“村歌”“村晚”“村超”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评选“乡村光荣榜”“星级文明户”,引导群众积极参与自治,提升群众参与治理的热情。
以精细化、社会化治理实践,安阳,持续回应群众期盼。
服务管理好,生活环境好,治安环境好,邻里关系好,“急难愁盼”快速响应、积极解决……一幅描绘群众幸福生活的美丽画卷在洹河岸边铺展。
未来,安阳市将持续秉持“一盘棋”理念,扛稳扛牢主体责任,加强部门协同配合,营造浓厚工作氛围,努力把化解风险、维护稳定、保障民生、促进发展的工作抓实抓好,加快推进现代化区域中心强市建设再上新台阶,为奋力谱写中原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作出安阳更大贡献。(郭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