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

打造“技能豫军”,河南拼“四大行动”

2025/09/25 12:34 来源:大河报 阅读:2.2万

  这是9月20日拍摄的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现场。新华社发


  技能照亮前程。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虽然已落下帷幕,但是,推动技能人才工作,推动技能强国建设,永远在路上!

  9月24日上午,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赛后新闻发布会在河南郑州举行。记者从发布会现场获悉,作为本届大赛承办方,河南在积极推动大赛成果转化的同时,还将通过创新培训模式、实施“技能提升”“技能强企”“技能激励”“技能合作”四大行动等多项举措,打造“技能豫军”。

  “赛展演会销”一体化活动亮点纷呈

  作为本次高水平技能盛会的承办方,河南积累了哪些经验?

  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组委会委员、大赛执委会执行副主任、办公室主任,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党组书记、厅长丁同民在发布会上表示,大赛聚焦建设制造强国、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和民生需求,创新组织“赛展演会销”一体化活动,成为展示精湛技能、激励技能人才、促进产业发展、弘扬工匠精神的重要实践平台。

  为确保赛事顺利实施,河南组织协调44个部门组建大赛执委会,统筹推进赛事筹办工作,提供了坚实可靠的保障。

  为提升赛事水平,建立赛事的住宿餐饮、志愿服务等配套保障机制,投入场地经理等保障人员4000余人,青年志愿者1500余人。

  为扩大赛事影响,主打多元开放共享。采用“赛展演会销”与地方特色活动相结合的多元办赛模式。各地特色技能展示、绝技绝活展演紧密结合,技能培训小课堂、赛场技能奇妙游打卡、中小学生赛场研学等特色活动亮点纷呈;首次邀请“一带一路”部分国家驻华使节等外宾观赛,促进技能赛事从“专业领域”走向“社会视野”。

  培养造就更多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

  大赛落幕后,如何把大赛成果转化为推动技能人才发展的有力举措?

  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组委会委员、秘书处秘书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职业能力建设司司长吴礼舵在发布会上表示,举办职业技能大赛,只是推进技能人才工作的一项具体举措。在此基础上,更要立足长远,着力构建“1234”工作格局——

  突出一个主题,要将“技能照亮前程”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主题,积极营造“技能成才人生同样出彩,一技之长照亮美好前程”的社会氛围。

  围绕两个重点,聚焦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就业群体,开展针对性培训,提升技能水平,着力解决“有人没活干”问题;聚焦先进制造、生活服务等用工急需紧缺和容量大的重点领域,摸清用工需求,加强行业紧缺技能人才供给,着力解决“有活没人干”问题。

  发挥三方作用,发挥政府的推动作用,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发挥院校和培训机构基础作用,形成推动技能人才发展合力。

  实施四项行动,推进实施技能中国行动、技能强企行动、技能激励行动、技能筑梦行动,培养造就更多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

  多措并举,推动打造“技能豫军”

  河南将采取哪些举措,进一步推进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丁同民表示,将以此次大赛为契机,着重加强培训模式、评价机制、激励举措等多方面的创新,持续提升技能培训服务产业、促进就业的能力,从而打造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技能豫军”。

  ——通过实施“技能提升”“技能强企”“技能激励”“技能合作”四大行动,扎实推动高质量充分就业。比如,大力开展汽车制造、医药、电气等领域的技能培训;实施数字人才技能提升行动和“人工智能+高质量就业”系列培训计划,打造“数字工匠”人力资源品牌;实施农民工技能提升行动;建设一大批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技能实训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和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加快推进先进制造、数字经济、低空经济、养老服务等重点领域技能生态链建设,等等。

  ——通过建设省级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创新产教融合模式、强化企业主体作用等举措,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共育高素质技能人才。比如,按照“一校一案”,建设一批现代产业学院、特色行业学院等新型学院。支持引导企业深度参与技工教育、职业技能培训、职业技能等级评价等方面改革,参与技工院校的专业规划、教材开发、教学设计、课程设置、实习实训,从而促进企业需求融入技能人才培养全过程、各环节。

  ——坚持“转化”为要,务实打造科学规范的竞赛体系。将竞赛标准转化为技工教育改革的“催化剂”,将竞赛成果转化为产业发展的“助推器”,将竞赛热潮转化为崇尚技能的社会氛围,让“技术能手”成为“学习榜样”,让“拿到技能大赛奖牌”成为“网络热搜”,让“有技能、好就业,长技能、就好业,高技能、就业好”的理念深入人心,激励更多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一代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

  ——贯通发展通道,优化高技能人才成长环境。支持企业引进掌握“卡脖子”“零突破”等关键核心领域技术的“高精尖缺特”技能人才和世赛、国赛获奖选手;推动职业资格、技能等级与专技职称衔接对应、技能证书与学历证书比照互认;支持世赛、国赛的获奖选手及指导教练破格晋升正高级或副高级职称,推动高技能人才加入高水平科研团队,有效提升技能人才的职业认同感和获得感。(记者 蔡君彦)



责任编辑:孙方媛

社区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