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纳入国赛 励38万从业者守护绿水青山
2025/09/24 13:57 来源:大河报 阅读:1.9万
污水处理项目河南选手陈超越在进行综合实验比赛
污水处理项目选手在进行泵站运维模块比赛
从药剂计算到设备校准,均要求“毫米级”误差控制;既要掌握传统处理工艺,又要全面掌握污水处理设备运行情况……污水处理人的“匠心治水”细节,有谁懂?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首次将污水处理纳入国赛精选项目,来自全国30个省市区代表队的30名精英选手同场竞技,一较高下。
污水处理为啥那么重要
“污水处理跟老百姓生活是息息相关的。”污水处理赛项解说员韩艺告诉记者,每家每户都有下水管道,下水管道里的污水直通市政管网,再汇聚到城镇污水处理厂。在污水处理厂,通过粗细格栅、生物池、二沉池、深度处理、脱氮除磷等一道道“关卡”,把生活污水净化成为可以反复利用的再生水,作为河道的补给水、工业冷却用水、道路喷洒用水、地铁空调冷却用水等,用途很广泛。
“污水处理作为守护绿水青山、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关键力量,已发展为集工艺调控、智能管理、生态保护于一体的综合性领域,在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韩艺的讲解,让赛场观众更加意识到污水处理的重要性。
污水处理赛项比拼四个竞赛模块
韩艺介绍,污水处理是以污水处理系统运行管理和维护为核心载体,以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目标的竞赛项目。该赛项从污水处理工必备专业技能出发,通过四个竞赛模块的比拼,全面检验选手的系统化操作与创新思维:
综合实验模块,要求选手通过实验,筛选污水化学除磷的药剂种类,确定水质达标前提下的药剂投加量,以求经济、有效地完成水质净化。
设备运行模块,模拟污水处理主要设备及常用维护技能,考核选手对设备安装、管路制作、电气线路故障维修、仪器仪表校验、参数调试等设备全流程操作。
工艺仿真模块,通过二维仿真系统考核选手对城镇污水处理厂的工艺调控能力,选手需在给定的正常、异常两种模拟状态下,进行系统精准调控,通过软件完成竞赛任务。
安全管理模块,通过3D画面,模拟污水处理厂中对人员危害最大的受限空间场景,要求选手在此场景下完成安全合规操作,重点考核选手的安全意识与合规技能水平。
这些竞赛模块,对选手的工艺调控、临场反应、技术融合等方面都提出了“高要求”,比如,选手需要在理论、实践两方面都做到精准无误,从药剂计算到设备校准均要求毫米级误差控制;既要掌握传统处理工艺,又要全面掌握污水处理设备运行情况,成为与时俱进的复合型人才。
河南参赛代表陈超越是一名“90后”,从事污水处理工作9年,他凭借多年练就的出色技能,在污水处理项目河南省选拔赛中荣获一等奖,并入选河南省代表队,代表我省参加该项目的角逐。备赛以来,他夜以继日模拟训练,仅在设备调试环节就进行了上百次模拟操作,力求每个步骤都精准无误,力求在全国技能大赛的舞台上,展示中原工匠精神。
污水处理的副产品也能变废为宝
目前,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厂共有5800多座,年处理污水量超过800亿吨,行业从业人员约38万人。“污水处理项目首次纳入全国技能大赛,是环保产业人才培养的重要里程碑,更是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战略举措。”污水处理项目赛项保障单位、中原环保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是“两山”理念提出二十周年,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开设污水处理赛项,搭建技能人才交流展示的高端平台,以赛促训,以训促用,对强化污水处理人才队伍,推动污水处理行业蓬勃发展和美丽中国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在污水处理过程中,还有一种副产品,就是污泥。在国家成果展河南馆,记者看到了“污泥热解气化工艺系统”的展示(下图)。这是中原环保股份有限公司研发、具有国产自主知识产权的绿色环保技术,这项新型的污泥处理技术,除了可将污泥中的热量转化为可燃气之外,还可以把剩余的污泥通过焚烧,变成炉渣,进而做成猫砂、陶粒,用于养花和种植等,通过科技创新助力,守护绿水青山。(记者 蔡君彦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