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

第十五届禹州中医药交易会隆重开幕 四海客商聚禹州

2025/09/23 16:17 来源:大河健康报 阅读:1.7万

禹州药交会现场人潮如织 王希铭 摄


  秋日晨曦微露,中原古城禹州已然药香弥漫。9月20日上午9时,第十五届禹州中医药交易会(以下简称禹州药交会)隆重开幕。

  中共许昌市委副书记、市人民政府市长张庆一宣布开幕。来自全国各地的药商代表、中医药专家和各地采购商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场中医药界的年度盛会。

  本届大会以“赋能中医药融合发展,共享高品质健康生活”为主题,旨在弘扬中医药文化、促进产业创新、深化区域合作,共享发展机遇。

  来自全国各地的参展商也早早布置好了展位,琳琅满目的中药材、中药制品和创新科技产品整齐陈列。“我每年都来禹州参加药交会,今年规模比往年更大。”来自安徽的药材商李先生一边整理展位一边告诉记者,“今年特地带来了新培育的石斛,希望能找到合作伙伴。”

  01 搭建平台 擦亮“华夏药都”金字招牌

  禹州是中医药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中药材种植、采集、加工、贸易历史悠久,素有“华夏药都”的称号,明清时期就已经成为全国四大中药材集散地之一。禹州药材交易始于战国,盛于明清,作为历史上著名的“药不到禹州不香,医不见药王不妙”的中药材集散地,禹州如今正以全新姿态展现中医药文化的独特魅力。

  中共许昌市委常委、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黄河在致辞中说,本届药交会全面覆盖学术探讨、产业对接、技艺传承、生活体验等环节,多元展现中医药文化的深厚底蕴与现代价值。禹州市将以本次盛会为契机,进一步深化交流、促进合作,持续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和产业高质量发展。

  河南省是传统中药材生产大省,中药材资源丰富。开幕式上,河南省药监局党组书记、局长田文才介绍,河南各类中药材种植面积近700万亩、产量230万吨,均居全国前三位,中药材市场年交易金额达260亿元。当前,河南省中医药产业传承创新发展正处于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快速发展的关键时刻。希望禹州把各种比较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使这座千年药都焕发出更加蓬勃的时代活力。

  自2002年起,禹州药交会已举办14届。河南省卫生健康委二级巡视员张健锋提到,本届药交会的举办,旨在搭建更加广阔的平台,共同推动中医药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希望禹州市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擦亮“华夏药都”金字招牌,在标准制定、科技创新、产业升级、文化弘扬等方面不断探索新经验、取得新突破,为全省中医药产业发展树立标杆。

  02 思维碰撞 共探中医药产业发展之路

  本次药交会期间,多位行业权威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围绕药食同源话题,共同探讨中医药融合发展之路,为推动中医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

  上海市生物医药科技产业促进中心主任任大伟通过对生物医药的功能特性与转化机制剖析,强调要通过科技创新推动医药产品的商品化开发,为禹州进一步挖掘中医药价值、充分发挥药都禹州的产业优势提供启发。

  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耿建领从临床角度讲解了药食同源与大众养生保健的相关知识。他建议,大众可根据阳虚、阴虚、湿热等不同体质制订家庭食疗方案,如阳虚者可多食生姜、羊肉等温性食物,阴虚者适宜选银耳、百合等滋阴食材。他还提到,要遵循“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原则,适时调整食疗方案。

  河南药食同源产业如何高质量发展?河南中医药大学党委副书记朱建光从河南省药食同源资源的自然禀赋、科研支撑、产业融合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分享。他提到,目前药食同源产业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道地药材优势给河南提供了破局良机。他建议,以标准化种植为基石、以科技创新为引擎、以品牌建设为抓手、以产业融合为路径,打造中国药食同源产业的创新高地和品牌典范。

  生物医药产业作为最具生机和活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如何持续健康发展?中国药品监管研究会副会长李国庆表示,发展生物医药产业需要有一个强大的产业链和供应链支撑,同时要把握好定位,做好配套。同时,发展中医药产业要思考如何让公众相信你是“真材实料”,利用现代信息化、数字化技术,做好中药材产地溯源、质量追踪,让用户和广大消费者获得更好的消费体验。

  李国庆建议,禹州要大力发展道地药材,不追求品种多,而追求选得准;要培育自己的骨干品种,集中力量扶持种植,重点培育市场,把这些骨干品种做成中药材中的“重磅炸弹”。

  03 “抓中间带两头” 全产业链重塑“药香禹州”品牌

  步入禹州药交会展览区域,这里汇聚了全国各地的优质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保健品以及与中医药相关的医疗器械、养生用品等,琳琅满目,应有尽有。

  在特色中药材展示区,禹州本地的道地药材吸引了众多参观者的目光。禹白芷、禹南星、禹白附等“禹”字头道地药材,以其优良的品质和独特的药效,备受青睐。

  在华夏药材展台旁,刚刚上市的九制黄精、九制熟地黄等产品十分受欢迎。华夏药材李经理告诉记者,该公司主要种植枸杞、白芷、麦冬、三七等,种植规模达5000亩,拥有中药饮片库、中药材库等五大库区,最高存储量达37000吨。参加此次药交会,希望利用从业者聚集的优势,进一步扩大影响力。

  近年来,禹州市坚持“抓中间带两头”的中医药产业发展思路,成立中医药产业转型升级工作专班,充分发挥华夏药都中医药文化禀赋和资源优势。目前,禹州已基本形成了集中药材种植、中药饮片加工、中成药生产、中药材仓储物流和中医药文化旅游等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发展格局。

  在中药材种植方面,禹州市积极推广标准化种植技术,建立了多个中药材种植基地,种植面积稳定在50万亩以上,年产药材9万吨,产值达7亿元。同时,禹州注重发展道地药材,有道地药材36种,禹白芷、禹南星、禹白附、禹州丹参、禹州半夏、禹州金银花等6种药材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认证,进一步提升了禹州中药材的品牌影响力。

  中药饮片加工是禹州中医药产业的核心环节之一。禹州的中药炮制技艺源远流长,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在2024年全国中药饮片联盟集中采购中,禹州市十余家企业中选,其中汇安堂药业有限公司包揽全部45个品种、84个品规,中选饮片2033种,跻身全国前十,成为河南省唯一全品类中选企业,彰显了禹州中药饮片的品质和竞争力。

  链条齐备,激活产业巨变。禹州市依托道地中药材,从传统中成药和中药饮片生产,向功能食品、保健品、日化产品及消毒杀菌产品等领域延伸。河南天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青蒿素医药产品研发生产项目成功入选由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主持的国家新药创制重大项目子课题,目前已建成年产60吨青蒿素的提取生产线,提取能力居全国前列。

  本届交易会将持续至9月30日,其间将举行专业论坛、招商推介、产品展销、中医药文化夜市等多场活动。

  作为东道主,中共禹州市委副书记、市人民政府市长田会卿表示,如今,禹州中医药产业已步入快速发展轨道,前景广阔,未来可期。诚挚邀请大家经常到禹州走一走、看一看,感悟药都文化,品味禹州药香。(记者 王丽娜 孙倩文)



责任编辑:孙方媛

社区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