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人才“旋转门” 让曲艺从“盆景”变“盛景”
2025/09/23 16:00 来源:河南商报 阅读:1.7万

范军在全国国有曲艺院团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发言
“曲艺的江河奔涌,既需深挖传统的泉眼,更需广纳时代的活水。”在首届全国曲艺院团优秀节目汇演期间,中国曲协副主席、河南省文联副主席、河南省曲协主席范军在全国国有曲艺院团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发言时如是说。
9月19日至20日,首届全国曲艺院团优秀节目汇演在河南省人民会堂连演三场。范军在接受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专访时表示,曲艺院团的高质量发展,创作是生命线,人才是根基。
此次优秀节目汇演名家会聚
顶端新闻:作为东道主,你认为这次汇演对河南曲艺发展有什么特殊意义?
范军:首届全国曲艺院团优秀节目汇演堪称全国曲艺界的一次大集结。参演阵容覆盖全国26个曲艺院团,除了我,还有冯欣蕊、梁玉嵘、李菁、苗阜、陈印泉等曲艺名家登台献艺。22位全国曲艺最高奖“牡丹奖”获得者为观众表演了京韵大鼓、四川评书、扬州弹词、福建南音、河南坠子、相声等19种曲艺精粹。汇演展示了10余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展现了中华曲艺的博大精深与时代魅力。
汇演期间,还同步召开了全国国有曲艺院团高质量发展座谈会,组织一批国有曲艺院团负责人为曲艺事业在新时代的发展把脉问诊。这是对河南这片曲艺沃土的肯定,是对中华曲艺根脉的深情致敬。
创新仍将是曲艺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顶端新闻:你认为曲艺作品在创新与传统之间如何平衡?
范军:我们开办了“非遗有范儿”小剧场,通过河南坠子、三弦书等本土曲种,吸引年轻人接触黄河文化。我们还创作了曲艺方言三部曲《老汤》《老街》《老家》,从老茶馆到麦子地,从地道方言到河南人的群体特质,让中原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光彩。
要立足曲艺谈曲艺,也要跳出曲艺看曲艺。新时代曲艺工作者要从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高度,从世界、历史、时代、人民的四维视角中,审视这门艺术的发展。“守正之‘守’是根本,创新之‘新’是趋势、是关键。”创新仍将是曲艺发展的核心驱动力,紧跟时代步伐是曲艺精品创作的重要原则。
既需深挖传统的泉眼 更需广纳时代的活水
顶端新闻:你对于曲艺院团的发展有何建议?
范军:构建人才“旋转门”,打破人才流动壁垒。希望主管部门能探索弹性的人才引进与退出机制,为优秀毕业生、新文艺群体开辟绿色通道。同时建立资深艺术家延聘制度,实现新老交替。
顶端新闻:相声新作《智者见智》中题材有何特别之处?在数字智能时代,曲艺如何突破传承发展困境?
范军:曲艺要拥抱时代,就不能回避时代命题。作品围绕“科技向善”这一核心立意,运用相声特有的“三翻四抖”“铺平垫稳”等技巧,通过人物对智能助手依赖的夸张刻画,比如让AI代写检查、代谈恋爱等,在笑声中揭示工具理性膨胀可能带来的人性异化与责任缺失。它成功的关键,在于将“旧瓶”装入“新酒”时,紧紧把握住了“笑中有思”的艺术特质——让观众在捧腹之余,自然触及科技伦理与人文价值的深层叩问。
曲艺的江河奔涌,既需深挖传统的泉眼,更需广纳时代的活水。曲艺的高质量发展,终究要回归“人”与“创”两个支点。唯有打破人才流动壁垒、重建创作生态系统,方能让曲艺从“盆景”变为“风景”,最终迎来曲艺真正高质量发展的“盛景”。(记者 黄亚芳 实习生 陈艺康/文 河南省文联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