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感冒”须重视
2025/09/23 16:20 来源:大河健康报 阅读:1.7万
提到感冒,很多人会想到发烧、咳嗽、流鼻涕,但往往也会下意识觉得不严重。在精神科领域,为了不让患者过于恐慌害怕,树立战胜疾病的心理,不少人习惯将抑郁症称为心理“感冒”,但这也造成了一个误区——认为抑郁症不严重,只是“感冒”,挺一挺就过去了。
事实上,心理“感冒”和身体感冒一样,都是一种疾病状态。心理“感冒”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对患者的身体、心理、社交和生活等多个方面造成严重危害,如睡眠障碍、认知功能受损甚至尝试自杀。因此,我们需要正视心理“感冒”的严重性,帮助正遭受痛苦的人得到及时有效治疗。
那么,心理“感冒”有哪些表现呢?
情绪变“悲”。整天被悲伤、难受所笼罩,认为未来毫无希望;怎么都高兴不起来,曾经热爱的事情现在却提不起劲儿去做,就算强迫自己做了也感受不到快乐。
渐渐变“懒”。做什么事情都没有动力,甚至连起床、吃饭、出门等日常活动都懒得去做。
食欲变“差”。出现吃东西不香、到饭点也不觉得饿,就算强迫自己吃了也吃得很少,体重逐渐开始下降。也有一部分人会出现暴饮暴食,这可能源于想通过食物来寻求短暂的快乐或者逃避现实。
睡眠变“差”。睡眠质量大打折扣,如入睡困难,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却怎么也睡不着,或是勉强能睡着但非常容易醒。
脑子变“慢”。思考反应速度像齿轮生锈似的,记忆力减退、经常丢三落四,注意力不集中、做事效率下降。
自我评价变“低”。自我否定,对自己的魅力、能力、价值感到怀疑。当有坏事发生时,会在第一时间否定自己。
身体状况变“糟”。间断地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胃痛、心慌手抖等躯体化反应,越加以关注程度越重,可能在综合医院反复做身体的检查,但查不出来原因。
自杀倾向。出现自杀的念头甚至有具体的自杀计划,这是最严重的情况。
心理健康是整体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我们每个人的关注和投资。如果你或身边的人出现以上表现,一定要加以重视并勇敢地寻求专业的帮助和支持。(河南省精神卫生中心 刘坤亚 张建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