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保护不是口号,而是底线
2025/09/23 15:49 来源:河南商报 阅读:1.8万
始祖鸟在喜马拉雅山脉放烟花引质疑 央视新闻/图 制图/郭晗
9月19日,户外品牌始祖鸟与艺术家蔡国强在西藏喜马拉雅山脉江孜县一地区合作燃放大型烟花“升龙”,此举被网友质疑该活动破坏当地生态环境。尽管当地生态环境局已回应活动手续合规,使用的也是环保材料,但依然暴露出不少问题。
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评论员认为,“活动手续合规”,不等同于生态无害。喜马拉雅山脉作为世界屋脊,生态系统极为脆弱,高山草甸植被需要数十年甚至上百年才能形成。即便烟花秀使用的是可降解环保材料,但爆炸产生的噪声、火光、烟雾粉尘和人类活动对野生动物的干扰、对脆弱土壤和植被的潜在影响仍不容小觑。
生态保护不是口号,而是底线。我国环境保护法明确规定,可能影响环境与生态的项目,应依法开展环境影响评价,不能以“非生态保护区”和“环保材料”为由豁免。此次争议也暴露出当地部分基层审批中存在“重形式合规、轻实质影响”的漏洞,当下环境保护工作中也存在诸多薄弱环节亟须改进。
艺术创作和商业营销,绝不能成为破坏环境的“特赦令”。公开信息显示,该主办品牌常年标榜“与自然和谐共生”,此次活动却暴露出对自然保护的无知。品牌方和艺术家已将此次活动视频删除并致歉,将依结果补救。但敬畏环境,不打扰才是最好的保护,企业的社会责任之一便是环保,和谐共生不能只是“口号”,更应该成为经营理念、创作基础,深度践行。
生态环境保护,容不得半点马虎。目前,当地回应已成立调查组,将依法依规处理。此次事件也敲响了警钟:任何创作和营销都必须以坚实的生态保护为前提,绝不能本末倒置。各地政府部门尤其是当地必须引以为戒,进一步完善审批监管机制,对特殊生态系统实行特殊保护,杜绝任何侥幸心理。
烟花易逝,遭到破坏的生态却难以修复。生态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我们必须以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保护生态环境,让制度成为刚性的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守住绿水青山,留住蓝天白云。( 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评论员 杨晓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