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

婴幼儿秋季腹泻高发期 医生支招科学预防

2025/09/18 09:39 来源:大河报 阅读:3.2万

张骁接受记者采访


  “这两天我们病房收治了一名患儿,一天腹泻十多次,出现明显脱水症状,经查后明确是轮状病毒感染。”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五区副主任医师张骁告诉记者,随着季节转换,医院接诊的腹泻患儿开始增多。

  根据往年流行病学规律和当前气候特点,张骁推断,婴幼儿秋季腹泻可能即将进入高发期。

  秋季腹泻:不只是“拉肚子”那么简单

  “秋季腹泻主要由轮状病毒、诺如病毒等引起,其中轮状病毒感染最为常见。”张骁医生介绍,这种疾病多发生在9月至11月,因此得名“秋季腹泻”,主要侵袭6个月至3岁的婴幼儿群体。

  与普通腹泻不同,秋季腹泻往往起病急、症状重。患儿通常先出现发热和呕吐,随后出现频繁腹泻,大便呈稀水样或蛋花汤样,每天可达十余次。严重腹泻和呕吐会导致体内水分和电解质大量丢失,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引发脱水、电解质紊乱,甚至危及生命。

  张骁特别指出,轮状病毒具有极强的传染性,“病毒可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也可通过气溶胶形式经呼吸道感染。一个患儿腹泻一次,排出的病毒量就可能感染数十人。”这也是为什么秋季腹泻容易在幼儿园、托儿所等场所快速传播的原因。

  识别危险信号:这几种情况要立即就医

  如果不幸中招,家长应该如何护理?张骁强调,补液是关键中的关键。“首先要防止脱水,可服用口服补液盐溶液。其次要继续饮食,母乳喂养的婴儿继续母乳,已添加辅食的患儿可吃些稀粥、烂面条等易消化食物。”

  “秋季腹泻是自限性疾病,通常5-7天可自行好转,但在此期间的支持治疗和护理至关重要,关系到患儿的康复进程和健康状况。”张骁说。

  她特别提醒,不要擅自给患儿使用抗生素,“秋季腹泻多由病毒引起,抗生素无效,反而可能破坏肠道正常菌群”。同时早期谨慎使用止泻药,因为止泻不当可能导致病毒和毒素在体内滞留时间延长,加重病情。

  家长要密切关注患儿状态,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持续高热不退;频繁呕吐无法进食;腹泻量大、次数多;出现脱水体征如哭时泪少、口唇干燥、眼窝凹陷、尿量减少、精神萎靡或烦躁不安;大便带血;年龄小于6个月或有基础疾病的患儿。

  如何预防:专家建议做好这4点

  对于秋季腹泻的预防,张骁提出了几点具体建议:

  ▶1.严格做好手卫生。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都要用肥皂和流动水认真洗手,这是切断传播途径最有效的方法。

  ▶2.注意饮食卫生。不吃生冷食物,不饮生水,餐具定期消毒,婴儿奶瓶、玩具等物品要经常高温消毒。

  ▶3.避免带幼儿到人群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公共场所,减少感染机会。

  ▶4.可以考虑接种轮状病毒疫苗。张骁表示:“疫苗虽不能提供100%保护,但能显著降低感染风险和重症概率。”(记者 任倩倩 文图)



责任编辑:孙方媛

社区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