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市立医院专家提醒: 海姆立克急救法一定要学
2025/09/16 14:58 来源:大河报 阅读:2.4万
近日,商丘市立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护师孙晓琳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吃饭时说笑、儿童边玩边吃零食等日常行为,极易引发气道异物梗阻,俗称“噎住了”。一旦气道完全阻塞,患者可在几分钟内因窒息死亡,情况极其危急。她呼吁公众掌握海姆立克急救法(HeimlichManeuver),这项被称为“生命的拥抱”的急救技能,简单、有效,是每个人应学的救生本领。
如何判断是否需使用海姆立克法?孙晓琳介绍,识别气道异物梗阻分为轻度和重度两种情况。轻度梗阻者尚能呼吸、咳嗽或发声,应鼓励其持续咳嗽,并保持密切观察;而重度梗阻者无法咳嗽、说话或呼吸,可能出现面色发紫、用手掐颈等典型窒息表现,这时必须立即施救。
她详细解释了三类海姆立克急救法的操作要领:腹部冲击法适用于一岁以上儿童及成人,牢记“剪刀、石头、布”口诀——定位脐上两指,拳眼冲内、双手快速向上向内冲击;胸部冲击法适用于肥胖者或孕妇,冲击位置为两乳头连线中点,水平向内用力;婴幼儿急救法,1岁以下婴儿须先后进行5次拍背(俯身拍肩胛)和5次压胸(仰卧压胸骨下半段),循环直至异物排出。
若独自一人发生梗阻,可自行握拳冲击上腹部,或借助椅背、桌缘等硬物快速向上向内施压。孙晓琳特别强调,一旦患者失去反应,应立即停止冲击,将其平放,拨打120,并开始心肺复苏。每次打开气道时须检查口腔,如见异物,立即取出。
除了掌握急救方法,孙晓琳还提醒预防重于急救。日常进食时应细嚼慢咽、避免说笑打闹;老人与儿童的食物应切小块;不要给幼儿喂食果冻、坚果、整颗葡萄等易噎食品;同时教育孩子勿将玩具、硬币等小物件放入口中。(记者 陈海峰 通讯员 周琪 孙晓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