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周口“白发校长”张鹏程 用爱和坚守做乡村教育的“点灯人”
2025/09/12 11:03 来源:大河报 阅读:3.6万
张鹏程在课堂上
9月9日午后14时,校园的孩子们刚刚午休结束,顶着一头白发的张鹏程风尘仆仆从省会郑州参加完活动赶回。他坐在校园东南角的几株梨树下,就着凉拌辣椒圈大口咀嚼馒头,手边还有一碗水冲即食的胡辣汤。
今年43岁的张鹏程是周口市太康县清集镇二郎庙小学校长,自2018年主动申请回乡执教以来,自掏腰包修缮校舍,改善硬件设施,并垫资开办幼儿园。通过多年努力,挽救了一所濒临解散的乡村小学,让学生数量从不足30人增长至现在的350余人。因整日操劳生出一头白发,他被孩子们称为“白发校长爷爷”。近年来,张鹏程先后荣获“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感动中原年度教育人物”等荣誉称号。今年教师节前夕,大河报·豫视频记者再次对他进行了回访。
曾经面临关停的学校
如今成为“明星学校”
打开短视频平台,输入“鹏程校长”搜索,那个被千万网友点赞的身影就会出现在画面中。账号里的每个视频内容并不长,记录着张鹏程和孩子们相处的点滴。朴实的言谈举止间,透着师生之间质朴的爱。而他带领的二郎庙小学,也成为各地网友羡慕的校园,不少外地网友更是喊话校长要求“扩招”。
没有人想到的是,7年前,二郎庙小学还是一所面临关停的学校。那时的校园破败不堪,桌椅板凳年久失修,全校总共三个年级在校生仅有27人,三年级更是两个老师教6个学生。
那一年,36岁的张鹏程开始担任二郎庙小学的校长。“如果学校撤掉,27个孩子就要到几里外的学校上课,他们大部分都是留守儿童,需要年迈的爷爷奶奶接送。乡村的孩子总要有人陪伴,我想我可以,我愿意这样留下来陪伴孩子们。”时隔多年追寻自己的初心,张鹏程仍是一脸坚毅和认真。
此后的数年,张鹏程干了很多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把积攒的14万元全部拿出来新建幼儿园、腾出自家的房屋给新来的老师当宿舍、拿自己的工资贴补给孩子们改善伙食、为节省开支在大众浴池给30多个孩子“搓澡”4小时……
点滴付出间,学校变化了,张鹏程也变“老”了,刚入中年的他,长出了一头白发。特殊的标签下,孩子们亲切地称他为“白发校长爷爷”。2021年,张鹏程的事迹被中央、省、市主流媒体报道后,成为全国网友点赞的“最美乡村校长”。
如今,二郎庙小学在校生已经达到350多人,师资力量也是7年前的3倍,并在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和社会各界的关爱下,新建了宿舍楼、餐厅,改扩建了操场,增添了很多现代化的教学设备。
“跟那时候比,真的是翻天覆地!”9月9日下午,坐在校园的树荫下,张鹏程抬手画了个圈,内心的欣慰和欢喜,以笑容的方式展现在脸上。
玩泥巴、堆沙子
乡村校园成留守儿童乐园
“一二三,跑!”9月9日课间,几名四年级的男孩子玩着一种叫“夺宝”的游戏,沸腾的二郎庙小学到处是孩子们的欢声笑语。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注意到,与其他学校不同的是, 二郎庙小学专门设有“泥巴坑”和“沙子堆”,下课的孩子们可以在这里摔泥巴,玩沙子,尽享天然乐园的幸福。“这片空地专门没有硬化,留给孩子们玩。以前农村的孩子谁没玩过泥巴啊,所以童年的传统欢乐也要传承嘛。”二郎庙小学教师张洁打趣说。
二郎庙小学的温馨“细节”还有很多:那块雕刻着“正身正心正德正业正人”的校训石,也被从原来的位置,往靠近教学楼的地方挪了1米多,这是为了有个视线遮挡,不让下课跑出来的学生一下冲出去摔倒;六年级的学生身高增长,学校就专门把教室挪到一楼,防止二楼的护栏挡不住个高的孩子……
走进二郎庙小学,刻板记忆里留守儿童的孤独印象无处可寻,取而代之的,是一张张充满自信、阳光、活泼的笑脸。而这些笑脸背后,是校长张鹏程饱含深情的付出。
真情陪伴
孩子们的祝福是他教师节最美的礼物
“小群体是我们的同学、同桌,那么大群体呢?是我们的班级、校园,对不对?”“对——”课堂上,张鹏程正用启迪式教学法,与一年级的孩子们互动。一双双稚嫩的眼睛盯着他和黑板,全神贯注。
站在讲台上,张鹏程总能找到调动孩子们积极性的方法,并采取寓教于乐的方式,跟孩子们热情互动。
为了锻炼孩子们的动手能力,也为了让孩子们体会父母劳动付出的不易,张鹏程拿出自家与校园一墙之隔的3.9亩责任田,当作孩子们的研学基地,这样不仅一年四季能吃上时令绿色瓜果蔬菜,还让孩子们开心地品尝自己的劳动成果。“今年2亩地的西瓜,结出1万多斤西瓜,孩子们吃了俩月多,都是这十里八村的孩子,暑假也能吃得上,后来还给老师们分了很多。”张鹏程颇为自豪地说。
蜡炬成灰,桃李天下。又到一年教师节,张鹏程觉得最美的教师节礼物莫过于孩子们的祝福。“印象最深的是2020年教师节,30多个孩子用稚嫩的粉笔字,写下老师您辛苦了,还画了很多画,我进教室看到的瞬间,真的泪目了。”张鹏程回忆说。
最真挚的感情,往往只需要最朴素的表达方式。“今年还会有很多孩子在作业本上写纸条送祝福,这就是我最期待的节日礼物。”他说。(记者 李玉坤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