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

走路加个“小动作” 能让膝盖用得更久

2025/09/12 14:31 来源:河南商报 阅读:1.8万

      你是不是也这样:每天盯着手机计步,以为步数达标就是健康赢家?真相可能让你惊讶——只需稍微调整走路姿势,就能给身体带来意想不到的养生效果。不管什么年龄,现在开始都不晚。

  走路加个“小动作” 能减轻膝盖疼痛

  2025年8月,一项发表在《柳叶刀-风湿病学》上的研究发现,调整走路姿势,走路时稍微“拐”一下脚(脚向内或向外偏5~10度),就能有效减轻膝盖疼痛、延缓膝关节损伤,并可能延缓骨关节炎进展。

  研究指出,骨关节炎常见于40岁以上人群。目前该病无法逆转,主要靠止痛药或手术缓解。但这项研究则提供了一个非常简单、无痛且免费的“新药方”——调整走路姿势。

  研究人员将参与者分为2组:

  干预组:走路时将脚向内或向外偏一点点(5~10度,非常细微的角度);对照组:保持自然步态,仅接受安慰剂治疗。

  一年后,相较于对照组,干预组(调整姿势的那组人)缓解膝关节病痛的效果显著:

  1.膝盖疼痛缓解了:疼痛感显著减轻,获得了与药物相当的疼痛缓解效果。

  2.膝关节压力小了:仪器测量发现,他们走路时膝盖承受的压力变小了。

  3.软骨更加耐用了:通过核磁共振(MRI)扫描发现,这组人的膝关节软骨健康标志物的退化速度更慢。这意味着,这个简单的方法可能直接延缓了关节炎的恶化进程。

  注意:有骨关节疾病的人群,最好先咨询医生或物理治疗师的意见。

  试试花样走路 养生效果翻倍

  1.试试快走:帮助延长寿命

  每天抽出一点时间快走,就能帮助延长寿命。2025年,一项发表在《运动与健康科学》上的研究发现,每天快走一会儿就能延长寿命。

  不爱动的女性每天增加快走10分钟或30分钟,预期寿命可延长0.9年和1.4年;男性效果更明显,分别延长1.4年和2.5年。

  2.餐后快走:明显降低血压

  如果你经常久坐、运动不足,不妨试试“餐后15分钟快走”。

  2025年发表在《高血压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发现,餐后步行的益处集中体现在改善夜间血压上,夜间血压显著降低。

  3.倒着行走:能够“激活”大脑

  倒走不仅能挑战身体协调性,还能“激活”大脑。

  2019年《步态和姿势》刊发的一项研究发现,倒走可以改善认知功能、本体感觉和空间意识。倒走时,对非视觉信息的高度依赖可以激活大脑中与空间感知和运动规划相关的区域,从而增强认知功能和空间意识。

  4.屈步走路:帮助降低血糖

  有糖尿病的患者,可以多做屈步走,这个小动作对调控血糖很有帮助。

  先向前迈出一大步,然后前腿弯曲,呈弓箭步,让大腿与地面平行,坚持一两秒钟,然后再往前走换另一条腿。

  需要提醒的是,有关节疾病的人群,请务必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切勿自行尝试。

  (据健康时报)



编辑:孙方媛

社区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