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

河南省书画学会副书记副主席汪治洪看望汝州118岁高龄的老寿星

2025/09/11 13:30 来源:社区文化网 阅读:5.9万


众人一起合影留念

社区文化网讯(张雷龙)2025年9月9日上午河南省书画学会副书记兼副主席汪治洪一行9人到达汝州,亲切看望慰问汝州市骑岭乡山王寨村118岁王鲁氏老母亲。汪治洪与众人为老人带去了映山红根雕“寿”、《德寿双全》书法(已装裱)、红玛瑙手镯1个、珍藏24年青稞白酒等慰问物品。汝州市政协原副主席、中华母亲节执行主席张延芳、中华孝贤之星朱学军等一同参加了慰问。

在汝州市骑岭乡山王寨村,118岁的王鲁氏老人如同家族史书,用跨越两个世纪的生命轨迹诠释着"家有一老,如有一宝"的深刻内涵。这位1907年出生的老人,不仅见证了从清朝末年到新时代的社会巨变,更以其独特的生命智慧培育出英雄辈出的五世同堂大家庭。在这个由30余口人组成的家族中,既有参与过八·六海战的共和国功臣,也有扎根乡村的普通劳动者,而维系这个家族和谐发展的核心密码,正是王鲁氏老人传承百年的家风智慧。

汪治洪(右一)与老寿星王鲁氏(右二)在一起

当48岁的孙女深情地表示"奶奶的教育就是我们最好的家风"时,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个家庭的温情,更是一个民族孝道文化在现代社会的生动实践。王鲁氏老人的故事,恰如一面多棱镜,既折射出健康长寿的生理奥秘,又映照出中华家庭教育的永恒价值。

王鲁氏老人的家风教育如同一条贯穿家族血脉的金线,将五个性格各异的子女编织成紧密的命运共同体。

长子王云鉴的军旅生涯堪称家风教育的典范——这位八·六海战参谋长在1965年受到毛主席接见时,随身携带的不仅是军功章,更有母亲亲手缝制的"忠孝两全"家训布囊。

次子王云乾退休前执教四十余年,始终以母亲"读书明理"的教诲为座右铭,其学生中涌现出二十余名特级教师。

女儿王秀荣经营家庭时传承了母亲"以和为贵"的智慧,其家庭连续三十年被评为市级五好家庭。

三子王东法转业后投身教育事业,将母亲"饮水思源"的家训融入学校德育课程,培养出大批优秀学子。

四子王春法虽务农为生,却将母亲"勤则不匮"的农耕智慧发扬光大,成为当地科技种粮带头人。

这种教育成果的多样性恰恰印证了王鲁氏老人"因材施教"的智慧——她曾对子女们说:"就像种庄稼,麦子有麦子的活法,稻子有稻子的长法,但都要扎根在自家的土地上。"如今,当五世同堂的家族成员齐聚时,从曾孙辈背诵的《朱子家训》,到玄孙辈表演的孝亲童谣,这个跨越百年的教育体系仍在持续释放着生命力。

汪治洪为老人带去慰问礼品

王鲁氏老人的长寿秘诀如同她亲手培育的家族之树,深深扎根于简单而恒定的生活土壤中。118岁高龄的她保持着令人惊叹的生理指标——血压、血糖、血脂全部处于正常范围,且从未依赖药物治疗。这种健康奇迹的根基,源自她雷打不动的作息规律:每日八点半自然醒来,午间两小时的安静休憩,晚间七点准时入睡,这种近乎生物钟般的节奏已持续了半个多世纪。在饮食方面,老人秉持"五谷为养"的古训,从不挑剔饭菜,却特别注重时令食材的搭配,坚持"早上吃好、中午吃饱、晚上吃少"的饮食哲学。更为难得的是,她将劳动视为天然养生法,直到百岁高龄仍坚持在庭院里侍弄花草,这种适度的身体活动成为她保持肌肉活力的秘密。而支撑这些健康习惯持续运转的,则是整个家庭精心构筑的照护体系——孙女描述的"全家义不容辞的福分"并非虚言,从晨起梳洗到睡前泡脚,每个照料环节都凝结着四代人的默契配合。这种将养生融入日常的生活方式,恰如她常说的"健康不是目标,而是习惯的副产品",为现代人追求健康提供了最质朴的启示。

 王鲁氏老人的生命故事恰似一部活态的家风教科书,其价值早已超越个体范畴,成为中华传统家庭文明的当代注脚。在这个五世同堂的家族里,118岁的长寿奇迹与英雄辈出的教育成果形成奇妙呼应——健康的身躯是传承家风的载体,而优良的家风又滋养着代代人的身心健康。当48岁的孙女将照顾祖母称为"全家最快乐的事"时,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孝道实践,更是一种文化基因的自觉延续。王鲁氏老人用世纪人生证明:真正的家庭教育从不需要高深理论,而是蕴含在晨昏定省的生活细节里,体现在"忠孝勤和"的言传身教中。这种跨越时空的家风传承,恰如她亲手缝制的"忠孝两全"布囊,将中华民族最珍贵的家庭伦理代代相传,为当代社会重建家庭价值提供了可触摸的范本。


汪治洪,河南省固始县人,毕业于郑州大学经济系,中共党员,注册高级经济师,郑州五环石化有限公司总经理。《时代作家》、《文学欣赏》杂志副总编辑,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世界汉诗学会会员,河南省书画学会副书记兼副主席,河南省韵墨书画院常务副院长。1989年参与主编大型文献《河南辉煌六十年》。2013年12月,独著出版诗集《中国梦﹒巨轮远航》(河南文艺出版社)。其楷、草、隶、篆书法作品入选《河南辉煌六十年》一书。曾参加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作战,在部队先后荣立三等功2次,荣获团、营、连嘉奖6次,享受政府参战军人抚恤补贴。2019年“八一”前夕,被郑州市上街区人民政府授予“最美退役军人”荣誉称号。




责任编辑:孙方媛

社区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