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出版商集结 豫教青年宣讲团带我们逛展
2025/09/11 14:19 来源:大象新闻 阅读:2.6万
8月29日至30日,在第十五届中国国际数字出版博览会、书香河南第四届全民阅读大会上,河南广电都市生活事业部联动河南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以下简称豫教音像社)开展了“小小出版商逛展的一天”活动,为AI时代孩子们的阅读,开拓了一个新场景,近百名社会实践团孩子在豫教音像社编辑的引导下,进行了三个分会场活动,以“数智化深度阅读”为核心,穿梭于各个展区,沉浸式体验数字出版的魅力。
活动期间,实践团橙色的身影活跃在各个展区,孩子们脸上始终洋溢着好奇与兴奋。在作者见面会上,他们仔细聆听作者讲述开发创新阅读课的过程、艰辛,还有收获;在童书阅读区,他们借助XR设备触摸《山海经》中的神兽,沉浸式感受数智时代的新型阅读方式,数博会上“玩中学”,不仅激发了孩子们对文化与科技的兴趣,还创造了优质的亲子互动话题,让教育真正“活”起来,助力孩子们在体验中成长、在探索中收获。
《安的种子》创享阅读
作为海燕出版社此次数博会的重要项目,特邀百万畅销书《安的种子》作者黄丽,现场通过沉浸式讲述、角色模仿与互动提问,带孩子深度解读《安的种子》中“等待” 与 “顺应自然” 的核心智慧,黄丽老师还在现场分享了自己在绘本创作中的心得体会,鼓励孩子们在阅读中寻找生活的智慧。海燕出版社还精心为每位孩子赠送《安的种子》绘本一本,让孩子作为优秀阅读的开始读本。
植物染——向自然借色彩
植物染,这门源于山川草木的古老技艺,承载着中华文明对色彩的极致追求。早在5000年前的黄帝时代, 我们的祖先就开始用植物萃取自然颜色,将山河草木的灵性织入衣冠锦绣。而今,这门技艺在非遗传承人、艺术家和爱好者的努力下焕发新生,正以全新的姿态,回归当代人的视野。植物染不仅是技艺的传承,更是文化的延续与创新。
活动现场,河南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联动海燕出版社邀约《向自然借色彩——植物染》作家李茜老师到场,为小记者们现场讲解了自然界色彩的萃取,并且让孩子们亲手体验了纯天然的植物染手工技艺。
剪纸里的二七记忆
活动现场,主办方还邀请了新郑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项目传承人、新郑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陈向阳老师,活动以“技艺传授×文化解码×情感共鸣”三重体验为重点,在现场为孩子们通过视频、图文演绎了剪纸技艺的历史和技法,陈老师还带领孩子们通过完成二七纪念塔的剪纸,来感受遥远的二七塔的红色历史与河南非遗的当代生命力。
河南非遗——泥塑技艺
在豫教音像社编辑的引导下,孩子们首先观看了豫教音像社编辑出版的纪录片课程《河南历史文化博览(艺术篇)——雕塑》,了解了这个河南古老的技艺之后,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亲手用河南泥塑技法制作一个泥塑相框画,这个新奇的动手体验,打破了课本的局限,更让数字出版、非遗文化等以往只在书本中见过的内容,变得可触可感,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从古老历史穿越到新世界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