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

南阳市宛城区给企业带去“合伙人”式服务

2025/09/11 13:48 来源:大河报 阅读:2.6万

政务服务中心的“小宛快办”服务专区


南阳特产通过电商走向全国


  近日,记者来南阳市宛城区政务服务中心探访,企业服务专区的多个窗口稍显“冷清”。工作人员笑言:“现在很多业务网上就可以办理,有些业务我们还上门服务。”与此同时,不远处的京东(南阳)数字经济产业园里,一块智能大屏上可以远程看到仓库工作人员正在繁忙而有序地打包本地特色农产品鸡蛋;宛城区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地源光电新材料产业园区内,10余家企业已签约入驻,一片热火朝天的发展景象,生动诠释着经济发展的“宛城速度”。

  好办、快办、易办——

  宛城区政务服务中心的“高效答卷”

  针对企业办事“部门多、环节多、材料多”的痛点,南阳市宛城区政务服务中心大力推行“一站式”集成服务,设立了“企业开办专区”,将涉及企业开办的市场监管、税务、公积金、医保、社保、银行开户、刻章、免费邮寄等环节和服务集中在一个区域,彻底改变了以往申请人“多头跑、来回找”的局面。

  同时,该专区配套设立了“小宛快办”帮办专区,为企业提供从先期咨询、申请指引到全程电子化操作的“一对一”贴心服务,极大提高了企业开办的通过率和效率。

  大厅一侧的税务自助服务区内,工作人员正指导企业经办人通过自助办税设备办理发票申领业务,短短几分钟便完成了发票申领全流程。

  “现在,建设项目竣工后,通过‘验登合一’,将所有审批环节简化,从原来所需的62项验收材料缩减到现在的14项,节省时间超90%,不动产登记也可以一起完成。”宛城区政务服务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

  从“精准协同”到“集群出击”——

  宛城区链式思维下的产业跃迁

  9月5日,在仲景街道京东(南阳)数字经济产业园里,宛城区仲景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党云鹏告诉记者:“截至2025年8月,该产业园累计招引企业123家,市外引入87家,实体入驻园区36家,实地办公人员280余人,累计产值达21.8亿元。”

  河南淘美商贸有限公司入驻产业园时,面临人才和资金难题。HR陈仓回忆道:“多亏了园区和仲景街道办事处举办的招聘会,帮我们找到了专业人才,还联系了银行提供投融资咨询等服务,确保了公司的正常运营。”

  如今,河南淘美商贸有限公司已成为年营业额3.5亿元的行业翘楚,不仅带动了全国数千家养殖企业协同发展,更为数千个乡村解决就业难题。

  京东(南阳)数字经济产业园通过联动京东大商超、京东健康、京喜等部门,围绕南阳艾草、食品生鲜等特色产业,开展助力商家上行活动,覆盖商家700余家。同时,为南阳开通了26个京东特产馆,其中南阳特产馆、南阳农特产馆、西峡特产馆在全国名列前茅。

  “先抓龙头再抓配套,龙头企业缺什么我们就招什么,补全产业链条。”宛城区招商局局长吴璘告诉记者。目前,在光电新材料产业,宛城区利用地源光电产业园、鑫宇企业公园、奥新产业园等专业化园区优势,招引的一批优质项目已相继落地。其中,地源光电新材料产业园占地100亩,已吸引10余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入驻,形成了产业集群效应。

  同时,利用南阳市石英砂资源优势,与河南省豫地科技集团合作,拟投资10亿元在宛城区建设河南省关键战略新兴材料中试基地项目,预计可引领带动产值100亿元。

  科技招商亮点纷呈。宛城区引进中核集团硼中子技术项目,一期计划投资2.45亿元,建成后预计年产值10亿元,年纳税4000万元,为南阳抢占前沿科技赛道奠定基础。

  招大招强方面,世界500强企业新加坡丰树集团总投资8亿元的南阳现代物流产业园项目已经落地运营;总投资73亿元的普洛斯物流园项目预计今年下半年完成签约。这些物流巨头的入驻,为南阳市打造国家物流枢纽城市形成有力支撑。

  要素保证“一盘棋”——

  让企业“合伙人”信心满满

  今年,宛城区相继引进了柯丽尔高端医疗装备智能制造基地(三期)项目、年产300台真空炉淬火设备项目、100MW/400MWh共享储能电站项目、康美堂中医药产业项目、厨嘉香食品加工项目等一批重点项目。同时,建立重点项目全周期跟踪机制,协调解决各类问题,全力推动项目早开工、早投产。

  亮眼的数据佐证了宛城区仲景街道发展成效:通过深入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建立“一企一策”帮扶机制,解决企业难题87个,协调贷款2.3亿元,减免税费1200万元,助力小微企业存活率提升至92%。2025年1-4月,仲景街道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4924万元,同比增长2.4%,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激增17%,经营主体总量突破1.89万户。

  亮眼数据的背后,是一套精细化、全周期的要素保障体系。宛城区围绕拿地、跟踪、帮办证件等关键环节,推行“标准地+代办制+告知承诺制”模式,提前明确地块的规划指标、能耗标准、环境要求等,让企业拿地前即可知晓各项条件,缩短后续审批时间。

  落实“一个项目、一个专班、一抓到底”服务机制。对落地的重点项目,成立由政府部门、园区人员组成的服务专班,全程跟踪项目进展,定期走访企业,收集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建立台账,明确责任单位和解决时限,确保问题“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

  这种“合伙人”式的服务理念,已经渗透到宛城区营商环境的各个环节。在政务服务中心,政府是高效规范的“流程设计师”;在产业园,平台企业是赋能成长的“资源链接者”;在招商一线,政府部门是产业规划的“战略合伙人”。

  “招商引资说到底,拼的是营商环境,良好的营商环境,似阳光雨露滋养着企业。”吴璘表示,下一步,宛城区将以更加务实的举措、更加扎实的作风,奋力开创优化营商环境与招商引资工作新局面。(记者 李春 段晨曦 文图)



责任编辑:孙方媛

社区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