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胖东来”式服务 许昌打造“赢商莲城”
2025/09/10 12:06 来源:大河报 阅读:2.6万
住建局下沉一线换位体验(上)。许昌市政务服务中心大厅为残障人员配备手语服务(下)。
民营经济发展是城市经济发展中的“生力军”,更是城市营商环境最直观的“金字招牌”。近年来,许昌已经从热门的网红城市,成为中国文旅排行榜上最为瞩目的宝藏小城之一,从“网红”到“长红”,从“流量”到“留量”,从“走出去”到“引进来”,许昌凭借民营经济发展的深厚基础,正再次成为中部民营企业发展的热土,在生机勃勃的民营经济积极发展新高地上,绘出“两融五城四跃升”的多彩画卷。
“当好三天职员” 换位思考解困局
“要不是他们来‘换位’指导,我们肯定省不下这超百万元的工程费用”,许昌市一楼盘项目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1月,许昌市国防动员办公室跟他们沟通,将有三名技术型干部,来给他们当三天工程部“职员”。
经过施工现场“换位”,国动办的“职员们”发现,该项目在人防工程方面,可以进行降本增效的改进,现场与项目工程人员拿出图纸,进行技术指导,指导方案令项目施工方豁然开朗。最终,经过工程总量测算,改进后的方案,将有效降低人防工程的建设成本,预计为企业减负超百万元,缩短工期约15天。
只有真正走到一线去,以“被管理者”的角度查找服务的短板与不足,才能真正发现问题,制定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推动群众和企业“急难愁盼”问题的真正解决。
此外,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优化流程,将审批时限压缩至5个工作日,放款缩短至2个工作日;市公安局新增摩托车考场破解“约考难”;市应急管理局创新“检查+整改指导”全链条监管模式,让执法既有力度更有温度……让干部们从“坐等上门”到“主动下沉”,“换位”是方法,“走心”是关键。
“微改革·微创新” 小缺口解决大问题
今年4月,许昌市一家医药连锁公司的经营门店,接到一条提醒短信,“您现在持有的《药品经营许可证》证件即将于30天后到期,为了不影响您的正常生产经营,请您及时登录河南省政务服务网申请延续业务……”
这条短信来自于许昌市政务服务中心的“许政闹钟”服务。据介绍,“许政闹钟”业务并非提醒一次即止,“闹钟”将在证照到期前30天、7天时,分2次进行短信提醒,在证照到期前3天,企业主体仍未办理续证的,将会有专职工作人员电话提醒或者上门提醒。
今年以来,许昌市印发《2025年营商环境惠企利民“微改革·微创新”若干措施》,15项具体内容中,其中一项就是探索“无感续证”工作模式,这个模式是“许政闹钟”服务的2.0版本。平台将对企业即将到期的证照进行自动巡检识别,主动提醒企业群众在线确认信息、提交申请,实现许可证照“到期即续、免申即办”,为企业群众的“支撑”服务做在前面,简化证照等信息的办理流程,让企业群众更加专注于企业的发展和经营。
在15项具体内容中,还包括市场经营主体跨区域“一照多址”改革、实现“六随机+双盲”多点分散式评标、打造“刷脸办”“免证办”等便捷场景、探索配电无人机多场景应用、打造“15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等多项惠企利民具体举措,真正通过“微改革”激发“大效能”,通过“微创新”打造“优营商”,以小缺口解决大问题。
“吐槽大会”找问题 激活“一池春水”
为助力许昌民营企业蓬勃发展,许昌市打造出营商环境专题“吐槽大会”,与行业协会商会和企业代表,面对面,听取意见和建议,着力治好制约企业发展的“陈年旧伤”。今年以来,许昌市分别召开多次民营企业家“吐槽大会”,共邀请来自9个县(市、区)大、中、小微等不同类型的23家企业参加,经过“吐槽”,凸显问题,现场收集营商环境主题意见建议和问题诉求。既要解决问题,又要解决难题。为此,许昌市多家相关单位联合组成“赢商服务队”,主动上门协调解决问题,既要做好“营商”,又要做到“赢商”。
“我们需要2000平方米,不知道能不能帮我们找找合适的场地”,今年7月,许昌市发展改革委接到许昌安徽商会的求助,商会成员中一家科技公司,需要办公场地,但找不到合适的,一筹莫展之下,选择求助。
当日,相关领导即牵头组织魏都区、示范区、经开区、东城区4个县(区)摸排合适场地,并组织市县两级有关“赢商服务队”与该企业对接,提供多套备选方案。12天后,经过综合评定,该科技企业初步确定,在许昌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落地生根”。截至目前,许昌市“赢商服务队”已有来自市县43个单位的55名成员加入,累计明察暗访17次,收集企业诉求和建议60条,已解决53条。
“C位”让给企业家
今年2月,省委书记刘宁、省长王凯到许昌市调研并于民营企业家代表面对面交流,胖东来、森源集团、新天地药业、瑞贝卡集团等企业的“掌门人”,坐在会谈现场“C位”。
4月25日,许昌市“增信心、再出发、勇争先”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现场,147名企业家坐在前排正中“C位”;4月29日,许商大会现场,企业家们还在“C位”……让企业家坐在“C位”,从“汇报人”变成“座上宾”,这在许昌,逐渐成为“惯例”。
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从许昌市主要领导干部在北京、上海推介会现场的“走出去”,到安踏集团、福耀玻璃等国内优质民营企业的会面“引进来”,许昌市正逐渐将营商的“软”环境,构筑起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打造“赢商莲城”城市名片。
许昌市在落实“两高四着力”中,始终坚持勇挑大梁、走在前列,在战略上促进“两融”、在产业上打造“五城”、在能级上实现“四跃升”,因地制宜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成为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潜力股”。(记者 吴俊池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