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

“爱发朋友圈” 死亡风险直降12%?

2025/09/05 15:35 来源:河南商报 阅读:2.4万

       网络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对“朋友圈没有了生活痕迹”“关闭朋友圈一年后的变化”这些话题的热烈讨论。有些网友觉得人们越来越不爱发朋友圈了,或者关闭朋友圈感觉更轻松了,还有一些网友觉得比起发朋友圈,更愿意在别的社交平台上发动态,因为不想让亲友看见。

  发朋友圈,真的像网友们认为的那样,是我们生活的累赘吗?

  其实早在100多年前,法国社会学家埃米尔·涂尔干就在《自杀论》一书里,研究了欧洲的自杀率,发现缺乏社会联系是自杀率高的原因。

  一篇总结了1994—2021这27年间发表的共计1187项研究、参与者超过1.458亿的荟萃研究发现,相比较有着充分社交生活和社会支持的人群,缺乏这些因素会导致死亡风险高出11%至53%,患病的风险则高出23%,更有的甚至高出6倍。其中,女性群体的产后抑郁症,与是否有社会支持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我们再来看一项更加具体的调查研究,这篇研究2016年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报》上,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研究者对1200万名Facebook用户的在线社交活动进行了研究,得到了几个有意思的结论。其中之一是:经常使用社交网络的人整体死亡风险会降低12%左右,因特定疾病或原因而死亡的风险也有所降低,例如癌症、冠心病、药物滥用和自杀等。尤其是那些经常能够接收到好友申请的人,他们的死亡风险都是最低的。

  这说明社会联系和支持对于长寿有着积极的影响,因为频繁地去发起好友申请一般意味着自己缺乏社会支持,想要去寻求友谊,而接收好友申请一般都意味着他人对自己的好感,这些人往往都拥有着比较充分的社会支持。

  在我们的社会中,存在着很多种形式的爱:亲情、友情、爱情,甚至是来自陌生人的关爱,这些被心理学家称为社会支持中的情感成分,让我们相信自己是被爱和受到关心、尊重和重视的,是我们人类社会独特且弥足珍贵的东西。

  我们不是只有发朋友圈这一种方式才能与亲友联系,但这些联系却很有可能是我们在一些困难处境中唯一的依靠,在感到焦虑、抑郁的时候,成为抵抗情绪旋涡的一个抓手。(据科普中国)


责任编辑:孙方媛

社区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