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

猪油命运起伏 回归或成消费新趋势

2025/09/03 16:34 来源:郑州日报 阅读:2万

李女士前几日去超市买菜,无意中发现豆制品冷柜旁醒目位置摆放的四方盒子上标着“猪油”字样。李女士纳闷:年轻时候大家都自己熬猪油吃,又香还便宜,后来听说吃猪油容易得心脑血管疾病,家家都不吃了,这是潮流又回来了?

从曾经被集体嫌弃,到今天上架超市重回公众视野,猪油命运起伏的背后,承载着怎样的消费理念变迁?

猪油重新进入大众视野

记者近日走访市内大型商超发现,小包装、品牌化、标识醒目的瓶装猪油被摆上了粮油货架的显眼位置,从网络平台到线下实体店,猪油正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强势回归。

丹尼斯便利店内,我省某知名肉类加工企业生产的500克盒装猪油,售价17.8元 ,工作人员介绍,这个卖得相当不错。

在某外卖平台输入“猪油”搜索发现,不同包装及品牌的猪油选择众多,其中双汇500克的猪油,因为平台活动的原因,价格从十几元到二十几元不等,功能介绍中,则包括炒菜、拌饭等。

在某视频平台搜索栏输入“猪油”,弹出的视频众多,有教大家如何熬制又白又香猪油的,有教猪油保存方法的,有卖猪油的,甚者卖猪油渣的,更不乏有文化名人及三甲医院营养专家为猪油正名。

曾经,猪油成为心脑血管疾病的代名词,被牢牢钉在“不健康饮食”名单上,几乎从家庭厨房绝迹。如今,猪油重新摆上货架,这是传统饮食习惯回归?还是消费理念改变后引发的市场反应?

理性看待猪油消费

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过去的“脂肪恐惧”过于绝对化。虽然猪油富含饱和脂肪酸,但含量低于牛油、黄油。

猪油独特的“脂香”更是魅力独具。60岁的李阿姨说:“我做卤面是一定要用猪油的,其他油都出不来那个香味,面也没有那么软。”而没有任何化学添加剂的天然本色,更让猪油踩中了当下“清洁标签”的消费趋势。

重新回归的猪油,身价也今非昔比。永辉超市在售的1.8升菜籽油,售价26元,每斤不到8元;5升装一级花生油99元,每斤不足10元,按这个价格算,猪油售价比前两者要高得多。

专家提醒:真正导致肥胖的原因是全天总热量摄入超标,而非单纯选择猪油或植物油。将肥胖归咎于猪油并不科学,关键在于整体饮食结构和用油量的控制。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建议,每天烹调油用量需控制在 25~30克。油不是不能吃,而是要吃对、吃少、吃新鲜。

健康饮食的核心是均衡

猪油跌宕起伏命运的背后,我们又该如何定义健康饮食的标准?

业内人士认为,没有绝对好的食物,也没有绝对坏的食物,只有糟糕的膳食结构和搭配。猪油本身不是毒药,顿顿大鱼大肉、炒菜放半碗猪油当然不健康;但偶尔吃一次猪油拌饭,享受其美味,完全没问题。关键在于“量”和“频率”。简言之,健康饮食的核心在于结构与平衡。

健康饮食没有唯一标准,还因为它必须因人而异,年龄、性别、活动量、健康状况不同,注定每个人的健康标准可能天差地别。

但有一点被营养界广泛认可——选择天然、完整、轻度加工的食物,更有利于身体健康。一颗牛油果和一包薯片的热量可能差不多,但对身体的意义天差地别。而关注吃下食物后身体的感受,是精力充沛还是昏昏欲睡?肠胃舒适还是腹部胀气?倾听身体的声音往往比死板的教条更有指导意义。

专家表示,猪油归来的背后,是消费者从盲从、恐慌走向自信、理性的成熟历程,象征着大众的饮食观念正从非黑即白的“好坏标签化”,走向更成熟、更辩证的“整体平衡观”。享受传统美食带来的愉悦,同时用现代科学的智慧来指导整体的饮食结构,这才是面对琳琅满目食物的最高智慧。(记者 侯爱敏)


责任编辑:孙方媛

社区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