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贷款领域的“国补”实操版全解读
2025/08/14 10:53 来源:大河报 阅读:1.7万
昨天,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财政部、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中央层面首次实施
“双贴息”政策有哪些特点?
财政部副部长廖岷表示,这是中央层面首次针对居民个人消费贷款和消费领域的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实施贴息政策,有人称为消费贷款领域的“国补”,主要有以下特点——
补贴方式更精准
支持消费力度更大
惠及范围更广
贴息流程更高效
“双贴息”政策到期后是否会延长?
廖岷表示,“双贴息”政策到期后,有关部门会开展效果评估,研究视情延长政策期限、扩大支持范围和调整贷款经办范围。
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
从今年9月开始的一年时间里,贴息对象为居民使用相关贷款经办机构个人消费贷款中实际用于消费的部分,包括单笔5万元以下的日常消费,以及单笔5万元及以上的家用汽车、养老生育、教育培训、文化旅游、家居家装、电子产品和健康医疗等重点领域消费。
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大体为当前商业银行个人消费贷款利率水平的三分之一,政策实施1年。
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
贴息对象是向消费领域服务业消费经营主体发放的银行贷款,聚焦餐饮住宿、健康、养老、托育、家政、文化娱乐、旅游、体育等八类主要消费服务业领域。
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可以贴息1年,服务业经营主体单户享受贴息的贷款规模最高100万元,单户享受贴息最高1万元。
享受贴息需要做哪些操作?
财政部举例详解
个人消费贷款贴息具体操作
借款人在申请个人消费贷款签订相关贷款合同的同时,只需增加一个操作,就是要授予贷款经办机构相关权限,允许其识别贷款发放账户或者指定账户的交易信息。
对于已经签订的贷款,贷款经办机构可通过签订补充协议等方式来取得借款人的相关授权。贷款经办机构将根据实际消费情况,按照政策规定的要求来计算财政贴息金额,在定期收取贷款利息时,直接扣减由财政承担的贴息资金,借款人可通过短信、手机App等方式知晓享受财政贴息的具体情况,不需要额外操作。
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具体操作
借款主体不需要进行贴息申请,只需按照正常的信贷流程在银行办理贷款。
经办银行收到财政贴息资金以后,对经营主体已经支付的利息,一次性向经营主体返还对应的贴息资金;
对于经营主体未来需支付的利息,贷款经办银行在后续按期收取时,直接扣除对应的贴息资金。(综合新华社、央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