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爱囤货未必是懒,有可能是得病了!
2025/08/08 10:46 来源:大河报 阅读:2.5万
推开王淑芬(化名)老人的家门,眼前的景象让记者愣了几秒——客厅的过道被摞得半人高的纸箱挤占,餐桌上堆满发黄的报纸和药品盒,沙发上的衣物山几乎淹没了坐垫的位置。75岁的王阿姨局促地站在杂物缝隙里搓着手:“闺女你别嫌弃,这些东西……说不定哪天能用上。”
这样的场景在老年群体中并不罕见。许多人将其简单归结为“老人爱攒破烂”,但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心理一病区副主任医师赵静指出:“这可能是疾病信号。”
囤聚物品成为危险的“宝藏”
在王阿姨家,一袋2018年生产的板蓝根颗粒静静躺在药箱最上层。当记者指出已过期三年时,老人突然慌乱:“哎哟,我上周还喝过两包!”类似案例在赵静的诊室里并不少见——曾有老人因误服“舍不得扔掉”的利尿剂,出现了严重的低钾血症。“过度堆积物品,在老年人中确实很常见,而且危害不小。”赵静主任指出,“发霉的纸箱会滋生曲霉菌,直接诱发哮喘;堆满杂物的走廊让老年人跌倒风险明显增加。”
老人爱囤聚的背后藏着这些“秘密”
“很多经历过饥荒或战争年代的老年人,内心往往有着强烈的生存焦虑。”赵静说道。即使在现代物质丰富的年代,这种焦虑仍然根深蒂固。王阿姨正是这样一位经历过饥荒年代的老人,她告诉记者:“小时候饿怕了,总觉得多囤点东西心里才踏实。”
老年人前额叶皮层的执行功能老化也是导致囤货行为的原因之一。赵静解释说,执行功能下降会让老年人难以对物品进行分类和整理,分不清哪些有用哪些没用。王阿姨无奈地说:“有时候我也想收拾,但就是不知道从哪里开始。”
此外,孤独感也是导致老年人囤货的重要因素。王阿姨的老伴去世多年,子女都在外地。她告诉记者:“这些东西都是我老伴和孩子用过的,留着它们就像他们还在我身边一样。”这种对亲人的情感寄托,让囤货行为成为了一种心理慰藉。
或许不是懒,而是他们患病了!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还了解到,一些老年疾病也可能会加剧囤货行为。赵静主任指出,老年痴呆、抑郁和强迫性的囤聚行为都与囤货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老年痴呆患者由于大脑额叶皮层的退化,执行功能下降,导致他们分不清哪些东西有用哪些没用,从而过度囤聚。王阿姨的邻居陈奶奶就是这样一位老年痴呆患者。她的家里同样堆满了杂物,甚至包括一些已经发霉变质的食物。
抑郁也是导致老年人囤货的一个重要原因。赵静主任说:“抑郁的老年人生活动力下降,对什么都不感兴趣,更懒得去做家务整理物品。”王阿姨也坦言自己有时候确实觉得做什么都没意思,连收拾屋子的力气都没有。
而强迫性的囤聚行为则是一种更为复杂的心理疾病。患者明知道这些东西没有用,但就是控制不住去收集。赵静主任介绍了一位这样的患者李阿姨。她的家里堆满了各种免费的宣传单和无用的小物件。尽管她深知这些东西没有价值,但就是无法摆脱收集的冲动。
在采访中,赵静主任还提到一个令人深思的现象:许多子女在发现父母囤聚物品时,往往会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清理,这反而会伤害到老人的情感。她建议子女们要理解老人的心理需求,耐心地与老人沟通,帮助他们整理物品,而不是直接扔掉。
市民姜女士在接受采访时说,“一开始我们也不理解,后来听医生说,老人这是有心理依赖,现在我们会和老人一起边整理边回忆,这样老人也更容易接受。”(记者 韩懿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