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

生源减少 价格内卷 郑州驾校扎堆转型无人机培训

2025/07/30 10:55 来源:大河报 阅读:1.9万

驾校转型无人机培训,地面还有“车辙印”。


  7月28日,在郑州惠济区的一家驾校训练场,景象有些特别。

  这边,几辆教练车正练习着倒车入库;几十米开外,一片同样用反光锥桶圈出的空地,一架中型无人机的旋翼发出高频嗡鸣,垂直升空。

  从教开车到教“开飞机”,驾培行业正在批量“转型”。记者了解到,面对日益严峻的招生困境和价格战,在河南特别是郑州,已有不少传统驾校开始入局无人机培训,寻找新的出路。

  传统驾校运营压力催生无人机新业务

  “您在郑州街头,肯定见过‘888元包拿证’的驾校广告吧?”曾长期负责大型驾校运营的任总在电话中无奈地说,“这个价格太卷了。”

  公开数据显示,河南全省驾校年培训能力高达250万人次,而近年实际年培训量仅在130万至180万之间。任总所在的驾校,即便背靠高校资源,也感受到了招生压力的变化。

  “考场是驾校运营的核心利润来源,”一位业内人士向记者解释道,“作为驾校运营中最关键的一环,郑州一共才二三十家,今年就已有4家考场退出或转让。”“考场都撑不住了,那些依赖考场资源生存的驾校,日子得有多难。”任总认为,严重的供过于求,让价格战愈演愈烈。

  他坦言,许多同行都在思考出路,“如果暑期招不到足够生源‘回血’,一些机构的经营压力会非常大,最近几乎每天都有同行打电话或者直接跑来驾校,问我们无人机这块是怎么做的。再不找出路,明年可能就见不到了。”

  无人机培训,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进入他们的视野。2024年1月1日,《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正式施行,“持证飞行”的规定催生了培训市场。任总和他的团队在年初考察后,迅速启动了项目。

  无人机教练员资格门槛高

  驾校入局有着天然优势:现成的训练场、成熟的招生渠道和管理经验都是可利用的资源。“无人机业务目前占比还不到10%,但我们看好它的增长,”任总说,为了吸引顾客,他们还提出了“报名无人机培训,免费送驾照”的宣传语。

  然而,一个核心矛盾很快浮现:硬件门槛有多低,人的门槛就有多高。

  他算了一笔账:买两架教学无人机花费约5万到6万元,再加上一些锥桶、标志垫,总投入可能刚到六位数。“一辆教练车上牌就要六万多,飞机成本比车低多了。场地甚至都不用硬化,草地就行。”

  但合格的教员却“一员难求”。“我们很多资深的汽车教练想转岗,但光是考取机长证、再积累100小时飞行经验这个门槛,就把绝大多数人挡在了门外。”任总介绍。

  正是这种结构性矛盾,催生了市场乱象:一些培训机构在没有合规教员的情况下,通过“挂靠”在合规机构名下的方式开展业务。

  任总强调,“这种模式跟驾培行业的‘黑驾校’一个性质,能收一个是一个,把市场价格搞得很乱。”

  中国职工技术协会无人机专委会会长包延君透露,截至2025年上半年,河南在民航局正式备案的合规无人机培训机构已突破200家,但若将各类以合作、挂靠名义办学的主体计算在内,实际市场参与者数量可能远超于此。

  资格和能力错位,无人机培训需要新方案

  拿到汽车驾照,就能开重型卡车在山路送货了吗?当驾校市场还在为转型努力时,一个更深的问题已摆在培训机构面前。

  在训练场上,记者看到一位学员熟练地操控无人机画出考试必考的“8”字,但当被问及如何规划电力巡检航线、如何根据风速调整农药喷洒剂量时,他却显得茫然。“这些课程里都没教,老师说考证是第一步,应用得以后自己再学。”

  包延君表示:“执照培训主要解决的是‘合法飞行’的资格问题。而航拍、植保等专业是需要结合行业知识的综合技能,这与基础的培训是两个不同的阶段。”

  他认为,这种错位,正导致“持证飞手过剩,专业人才紧缺”的结构性矛盾。

  “企业要的是来了就能干活的,而不是连电池循环寿命都不懂的新人。”包延君指出,企业抢着要的高薪复合型人才,和大部分机构批量培训的入门级飞手之间,存在一道巨大的技能鸿沟。

  他举例,一个高薪的电力巡检岗,不仅要求会飞,还要懂RTK精准定位,能通过航拍影像识别线路缺陷。

  比如在空中遭遇强风时,是继续自动模式还是切换姿态手动修正,这个判断甚至关系到一架几十万元无人机的存亡。“这些,都不是一张基础执照能覆盖的。”包延君强调。

  一些先行者已开始着手填补这道鸿沟。

  记者了解到,现在市场上一些拥有实操业务的无人机运营公司正筹备针对应急、测绘、航拍等场景的“无人机战法与技能培训”。

  更有武汉一家机构,将课堂搬进荔枝林,让学员在真实作业中学习打药、施肥,并能参与项目分红。(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张阳 实习生 冯心雨 文 受访者供图


责任编辑:孙方媛

社区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