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5年加梯1443部 6万多名业主告别“爬楼时代”
2025/07/30 11:18 来源:河南商报 阅读:1.9万
7月28日,“‘梯’升幸福,‘郑’在行动”2025年郑州既有住宅加装电梯高质量发展论坛在河南日报报业大厦举行,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企业代表和法律专家等各界人士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既有住宅加装电梯这一民生大事。
这场论坛都谈点啥?满满干货快收下吧!
5年来郑州加梯1443部
6万余人受益
本次论坛由河南日报社顶端新闻、郑州市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河南省电梯行业协会、郑州市电梯商会联合主办,中塔井道承办。
致辞环节,顶端新闻总编辑朱琨对郑州加梯工作中的“金水区福元路45号院整院加装”、“二七区七一三航海小区创下郑州速度”等成果点赞,“作为主流媒体,顶端新闻将继续发挥桥梁作用,搭建政策解读和服务对接的平台”。
河南省电梯行业协会副会长、郑州市电梯商会会长杨延平从行业角度阐述了未来规划,并承诺将继续加大技术创新,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探索更多元化的资金解决方案。
作为企业代表,中塔井道总经理张良呼吁建立政企民多方协作机制,共同推动加梯工作既“高效推进”,又“高质量落地”。
郑州市加梯办主任杨继刚用翔实的数据展现了郑州加梯工作的骄人成绩:5年来,全市累计加装电梯1443部,其中建成电梯1169部,居全省首位;先后发放加梯财政补贴资金6540万元,使6万多名业主彻底告别“爬楼时代”。
圆桌讨论干货满 三大痛点大家谈
在本次论坛的“重头戏”——圆桌讨论中,嘉宾聚焦行业三大痛点,发言“各显神通”。
如何处理加梯过程中居民意见问题?
“我们区有一两年都开不了工,这个原因归结在低层居民不好意思要补偿。”郑州市二七区加梯办科长路雨虹表示,居民们尽量“打开天窗说亮话”,直接沟通彼此需求,对推进项目进程是有帮助的。
二七区七一三社区第一书记李青雯从工作实践中,总结出两条“破局之策”:找准症结、一梯一策;鼓励群众主动参与协调。
“我作为加梯业主,就是要做到保障好低层邻居的权益。”居民代表王瑞虹女士在会上分享,加梯业主和反对业主都做到将心比心,加梯的时候把材料、工程的影响降到最低,大家各退一步,海阔天空。
郑州元龙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家伟表示,对于电梯企业来说,只要坚守质量原则,就不怕老百姓不同意。“我们是受人之托,忠人之事,既然要建这个电梯,就一定要各方手续都合规,让反对业主挑不出刺来,在这个基础上,该谈赔偿谈赔偿。”
“在加梯过程中遇到的70%的居民意见纠纷,都可以事前防范。”上海华诚(郑州)律师事务所主任刘丽莎认为,把居民意见问题前置,前期的沟通工作都扎扎实实留痕,很多的问题就能避免发生。
金水区经八路街道省委社区两委成员李支宁也在此前的发言中表示,只要把事说清楚,让双方利益达到平衡点,大部分的矛盾都能化解掉。
如何保障加梯项目平稳建成?
管城区加梯办相关负责人毛磊认为,一方面电梯公司与业主商量设计的时候,对工程质量要有保证;另一方面在施工的时候,政府各个部门要多介入,比如工程落地是不是按图施工等。
“如果在加梯过程中,涉及改变建筑平面形状和尺寸、改变位置和建筑规模等,都需要经过联审会重新审查。”金水区加梯办相关负责人徐磊告诉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金水区的这项规定,一定程度上对工程质量进行了把控。
郑州市建筑设计院结构专家安鸿飞认为,要保障加梯项目平稳建成,一是要找到靠谱的加梯公司,二是减少对主体建筑结构的影响,三是协调好邻里关系,四是设计方案一定可靠,五是把控施工质量和时间,六是政府多部门进行联合验收,七是加强电梯的后期维护和管理。
“郑东新区一些业委会和物业要求电梯公司交一部分保证金,用于保证后期电梯的质量和使用安全。我们还有的社区设立公管账户,如果工程保质保量地完成了,我们会全额退还。”郑东新区加梯办相关负责人李冰表示。
乐舒达加装电梯公司业务经理王海洋现场呼吁,有关部门可以出具制式合同模板,包括后期的付款流程,制式合同既能规范公司,也能规范业主。
如何促进郑州加梯市场的良性竞争?
河南诚基电梯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张凯龙认为,一是建立相关监督机构,或者建立对企业的投诉机制;二是企业要以身作则,不去恶意竞争,拉踩同行;三是每个项目建立服务和售后群。
永菱电梯相关负责人李江表示,希望大家共同构建一个良性竞争的市场,企业就算要卷,也不要去卷价格,应该卷质量和服务。
“我们需要提高行业的准入门槛。”郑州通快电梯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建伟认为,要加强对企业承接工程的材料、施工等各方面的把控,防止企业在质量上偷工减料。
中塔井道总经理张良在现场表示:“我们的竞争不该是你死我活拼最低价,而是应该互相帮扶、互相推动,一起把精力放在技术升级、服务优化上,让每个企业都能在阳光下赚钱。”
“电梯行业协会将在下一步工作中制定一些自律公约,遏制恶性竞争现象。”河南省电梯行业协会秘书长陈海涛表示,未来商、协会会积极制定一些行业团体标准,希望对下一步的工作有帮助。(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 林冲 杨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