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街区济源路街道:基层治理“小镜头”绘就民生幸福“大画卷”
2025/07/22 16:38 来源:中原网 阅读:1.8万
近日,济源路街道积极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理念,聚焦居民生活中的急难愁盼问题,充分发挥党建引领网格化基层治理优势,以“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为行动准则,迅速解决了一系列民生难题,让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外窗隐患速排除,守护居民“头顶安全”
新兴街社区济源路8号院1号楼临街而立,其外窗石膏装饰因常年风吹日晒出现崩裂,偶有碎片坠落。这不仅让楼体外观显得斑驳,更对楼下居民日常通行埋下安全隐患。网格员在日常巡查中,凭借着“时时放心不下”的警惕,第一时间锁定了这一安全隐患。他们迅速行动,立即将问题上报至楼院微网格长,确保信息传递“零延迟”。施工队进场后,从铲除松动装饰到重新抹浆加固,每一个环节都在居民代表的监督下规范推进。短短一天,原本斑驳的外窗恢复整洁,松动的石膏也被逐一清除,过往居民无需再绕道走、抬头看,出行更加安心。
广场演奏巧协调,平衡“乐”与“安”
连心街社区网格员在日常巡查中,接到居民王女士的反馈:社区广场上的萨克斯演奏虽然为居民带来了欢乐,但演奏时间与部分居民休息时间冲突,影响了大家的正常生活。社区高度重视,迅速安排志愿者前往现场,一场兼顾“爱乐者”与“安居者”的协调随即展开。志愿者到达广场时,萨克斯演奏者正专注地表演,悠扬的音乐吸引了众多居民,但同时也打扰了附近居民。志愿者肯定了表演的吸引力,并礼貌地传达了居民希望调整演奏时间以避免打扰休息的反馈。萨克斯爱好者李师傅当即表示理解:“我们就是图个乐子,没想打扰别人。”大家现场商量后决定将每日演奏时间定为15:00 - 17:00和19:00 - 20:30,避开居民休息时间;同时控制演奏音量,避免使用扩音设备。从诉求提出到问题解决仅需20分钟,充分体现了社区“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高效实践。
智慧助老进家门,跨越“数字鸿沟”
新华街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精准聚焦老年人智能手机使用痛点,开展“银龄学堂 智慧助老”上门教学活动。志愿者化身“移动小老师”,走进老人家中,以“一对一上门教 + 场景化实景练”模式,让长辈足不出户学技能。教学紧扣日常高频需求,涵盖微信聊天、手机支付、新闻浏览、日常购物等内容。志愿者坐在老人身边,用通俗语言拆解操作:从微信加好友、发语音视频,到绑银行卡、安全支付,再到查天气、生活缴费,每个环节都贴近生活场景耐心示范,对易混淆步骤反复讲解。老人们边操作边记重点,随时提问,家中学习氛围温馨高效,帮助老年人跨越了“数字鸿沟”,更好地融入智能生活。
济源路街道通过这一系列“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实际行动,切实解决了居民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接下来,街道将继续以居民需求为导向,不断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让民生答卷更有温度、更有厚度,绘就更加美好的民生幸福画卷。(记者 李媛媛 通讯员:聂艳萍 王成功 冯亚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