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乱吃!河南疾控:一只福寿螺含有寄生虫多达6000条
2025/07/22 09:01 来源:大河报 阅读:1.9万
图片源自河南疾控
福寿螺
近期,河南省内多地水域发现福寿螺踪迹,这种外表与田螺相似的水生物,实则是传播“广州管圆线虫病”的元凶之一。
河南疾控发出提醒:福寿螺可能携带寄生虫,切勿生食或食用未彻底煮熟的福寿螺。
披着“田螺”马甲的寄生虫炸弹
福寿螺外形酷似田螺,但个头更大(成年螺可达鹅蛋大小),壳色多为黄褐或深褐,螺口更宽。
福寿螺偏爱稻田、池塘、沟渠等静水环境,繁殖能力极强,一只雌螺一年可产卵数千枚。
为什么福寿螺这么危险?
福寿螺是“广州管圆线虫”的重要中间宿主,这种寄生虫的幼虫(III期幼虫)可大量寄生在螺体内。
据统计,一只福寿螺中含有寄生虫少的有3000条,多的达6000条。
一旦人食用了感染广州管圆线虫幼虫且未彻底煮熟的福寿螺肉,幼虫便会入侵人体,引发广州管圆线虫病。
感染后果严重,绝非闹着玩
在感染了广州管圆线虫后,初期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一般持续数天后消失。
该病典型症状主要有:
急性剧烈头痛、颈项强直等脑膜脑炎表现,多为针刺样或出点样疼痛,一般镇痛剂无效。
持续性或间歇性低或中度发热,体温多在38~39℃,一般发病数日后即降至正常。
部分患者出现头、躯干或四肢的感觉或功能异常,例如麻木、灼烧感、针刺感等。
严重可致瘫痪、嗜睡、昏迷,甚至死亡!
这些危险动作,千万别做!
生吃或半生吃福寿螺:凉拌螺肉、爆炒螺片火候不足是大忌。
生吃被幼虫污染的蔬菜或喝生水:幼虫可能污染水源或附着在水生植物(如荸荠、水芹)上。
注意:酱油、醋、芥末等完全杀不死福寿螺内的寄生虫!唯一可靠的方法是100℃高温彻底煮熟。
防病保平安,牢记5大关键招
河南疾控专家给出核心防护建议:
认准渠道,警惕“野生螺”:购买螺类务必通过正规市场。路边来源不明的“野生螺”风险极高,坚决不买不吃!
重点区分:福寿螺vs田螺!田螺体型较小、外壳更尖、质地更坚硬。
高温煮熟是王道:食用螺类(田螺也要注意)、青蛙、蜗牛等可能携带寄生虫的食物,必须滚水煮沸5分钟以上,确保熟透。避免生食沙拉、荸荠等可能被污染的水生植物。
不喝生水,不碰“粉卵”:绝不饮用生水,包括看似干净的野外水源。
如发现福寿螺卵块(特征鲜明的粉红色团状物),勿用手触碰,可向当地农业或疾控部门报告。
厨房卫生严把关:生熟食砧板、刀具严格分开使用,避免交叉污染。
清洗蔬果务必用消毒后的流动清水,切忌直接用池塘、沟渠水冲洗。
出现症状速就医,告知饮食史:食用螺类或接触疫水后,若出现持续剧烈头痛、发热、脖子僵硬、感觉异常等症状,务必立即就医!
主动详细告知医生近期的相关饮食史和接触史,这是快速准确诊断和治疗的关键!
记者从河南疾控了解到,目前,河南省内发现的福寿螺中均未检出广州管圆线虫幼虫。(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侯冰玉 通讯员 陈伟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