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献造血干细胞影响身体健康吗?17位捐献者“现身说法”
2025/07/09 17:17 来源:大河报 阅读:3.5万
刘新伟
王慧艳
户玉东
曹新芳
当初为啥想到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也称中华骨髓库)?和患者配型成功后,对捐献造血干细胞有顾虑吗?捐献后,对身体有没有影响?捐献造血干细胞会影响生孩子吗?……
七月,骄阳似火,17位非血缘关系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代表相聚郑州,参加“分享你我的生命交响乐”公益沙龙,畅聊当年捐献“生命种子”救人的事儿,以及捐献后的生活,大家畅所欲言,“现身说法”。岁月流转,17段充满温情和大爱的生命接力故事,跨越时光,依然发光。
河南“造干捐献一哥”说,当时他也有身体上的顾虑
当初为啥加入中华骨髓库?进行捐献前纠结吗?
作为河南省第1例非血缘关系造血干细胞捐献者,2003年9月24日完成捐献的刘新伟,说得很坦诚:“本身咱们入这库的时候,就是抱着救人的目的,当时也没其他想法,懵懵地上了‘贼船’。”说罢,他忍不住笑了,幽默风趣的一番话也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怕家人担心,来郑州捐献造血干细胞时,他给父母说了“善意的谎言”——出来学习几天。事后,家人看到报道才知道,都觉得“救人是好事儿”。
刘新伟后来得知,他救的那位患者和自己同岁,职业也一样,都是教师,觉得特别有缘。这些年,他身体一直很好,觉得捐献造血干细胞对身体没啥影响,也多次“现身说法”,帮助其他志愿者打消顾虑,“从咱们在座各位的身体来看,一个个都是倍儿棒。”
捐献会影响生孩子吗?“过来人”底气十足聊儿子
对于女士来说,捐献造血干细胞,会影响身体尤其是影响生孩子吗?
2005年7月12日捐献造血干细胞救人的王慧艳,回想20年前的捐献经历,说当年亲友确实曾有这方面的担忧,“我那时候还是小姑娘,没结婚,家长肯定会有顾虑:捐献会不会影响你将来生孩子呀?这是一辈子的事儿。”
经过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科普,后来,父母也支持她捐献救人的决定,并全程陪伴她完成了捐献。
当时,王慧艳的体重不到50公斤,受捐者是一位体重远超她的男士,为了给对方捐献足够量的“生命种子”,第一天捐献后,次日她又进行了第二次造血干细胞采集,给足患者“希望”。
机缘巧合,在那次捐献后,王慧艳收获了爱情,随后结婚生子,在职场上也稳步提升,可谓家庭事业双丰收。“我们家孩子现在14岁了,一米八多。”王慧艳把手高高举起比画着说,作为“过来人”,如果遇到有人有这方面的顾虑,她会很有底气地分享自己的经历:捐献造血干细胞对身体没影响,不会影响生孩子。
“有缘人”身体恢复后结婚生女,他感到很欣慰
捐献造血干细胞,对患者的帮助有多大?
户玉东分享自己特殊的捐献救人历程,最大的感触就是:值得!他说,力所能及地为“有缘人”捐献生命种子,能挽救一个生命甚至拯救一个家庭,那种成就感无可比拟。
“我从报纸上看到别人捐献造血干细胞救人的事迹,很受触动,专门跑一趟加入了中华骨髓库。”户玉东笑着说,和患者配型成功后,他很激动,不料,第一次体检发现白细胞数量不达标,咋办?他听从工作人员建议,多跑步,多运动,再次体检时顺利过关。
2010年7月21日,户玉东第一次捐献造血干细胞时,怕家人担心没说太多。时隔一年后,当患者病情出现反复需要他二次捐献时,他义无反顾,又捐献了淋巴细胞,帮助对方战胜了病魔。
“由于特殊的原因,我是为数不多的知道受捐者是谁,还跟对方保持联系的捐献者。”他知道对方比自己小三岁,身体恢复后结了婚,有了女儿,家庭也很幸福,感到很欣慰。
“这是咱家的妮儿”
父亲嘴上不同意她捐献心里也为她骄傲
志愿者捐献造血干细胞救人的大爱善举,对家人会有什么影响?
活动现场,曹新芳说起父亲对她捐献救人的态度变化,不禁潸然泪下。为救同一位患者,她2022年7月24日捐献了造血干细胞,2024年7月11日又捐献了淋巴细胞。
曹新芳说,捐献前,由于父亲处于癌症晚期经常化疗放疗,她深知病人和家属有多难熬。得知自己和外省一位中年男患者配型成功,她毫不犹豫同意捐献,“他这年龄绝对是家里的顶梁柱。我有捐献救人的机会,一定要帮助他活下来!”可是,曹新芳的父母却顾虑重重,担心影响她的身体。还好,丈夫支持她。
“2022年12月份,我爸去世了。当时我捐献他不同意,在他去世后,我查他的手机才发现,他把我捐献救人的新闻发给了他的很多朋友,然后说:这是咱家的妮儿……”说着,曹新芳潸然泪下。她明白了,父亲虽然嘴上说不同意,但是,心里也为她感到骄傲,觉得她做这件事是好事。
曹新芳捐献救人也对孩子产生了影响。去年,她的儿子考上大学,选择学医,“孩子说,病人太痛苦了,我也要像妈妈一样,多做些帮助别人、救死扶伤的好事。”
“过来人”的捐献故事,正在影响着越来越多人
刘杨,医务工作者,2008年7月31日捐献造血干细胞。她说,有机会捐献救人义不容辞,事后每次谈起这件事,都觉得这是自己一生的荣耀,也让孩子感到骄傲。
陈浩,公交车司机,2015年7月22日捐献造血干细胞。他捐献后,更多公交车司机加入中华骨髓库。每当有人和患者配型成功找他咨询时,他都会热心地答疑解惑。2025年,郑州公交公司已有三位职工捐献“生命种子”救人。
刘胜,小学教师,2014年7月15日捐献造血干细胞。他在课堂上授课之余,多次跟学生们讲他无偿献血、捐献造血干细胞救人的事,有学生在作文中写道:“我的榜样就是刘胜老师……他是我心目中的英雄!”
梅高峰,电工,2020年7月14日捐献造血干细胞。“我捐献后,经常被人问:身体还好吗?我的答案是:更有活力了!”他笑着说,捐献后继续以志愿者的身份传递正能量,影响带动更多人关注、支持造血干细胞捐献。
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中华骨髓库已有入库志愿者362万余名,实现捐献近2.1万例;河南省已有入库志愿者近17万名,已有1544名志愿者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救人。“只有更多的志愿者加入中华骨髓库,对患者来说,配型成功的概率会更大,重获新生的希望就更大。”河南省红十字会工作人员表示,此次联合郑州市红十字会、河南体彩郑州西区分中心举办“分享你我的生命交响乐”公益沙龙,邀请多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代表到场,重温捐献初心,祝福“生命重启”,就是希望通过“过来人”的亲身经历和感受,带动更多18~45周岁的健康公民加入中华骨髓库,为血液病患者带去重生的希望,聚微光,成大爱……(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蔡君彦 文 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