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

焦作博爱县鸿昌路,太行山下英名长留

2025/07/07 13:23 来源:河南日报 阅读:3万

  昂首挺立,身着戎装,手持佩剑,阳光下的吉鸿昌雕像高大英武,正远眺巍峨的太行山。雕像前车水马龙的道路,就是焦作博爱县城南部的东西向交通干道——鸿昌路。

  “2005年,博爱县为了纪念吉鸿昌将军,将一段道路命名为鸿昌路,长约5.5公里,目前是327国道的一部分。” 7月5日,博爱县交通运输局党组成员、县公路事业发展中心主任张跃文说。

  吉鸿昌是河南扶沟县人,2014年9月1日,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他参与抗日斗争的地点主要在河北张家口、内蒙古多伦等地。那么,博爱县与吉鸿昌将军因何“结缘”?

  博爱县文史专家何世国介绍,博爱县正是在吉鸿昌将军的提请下设立的,他是博爱县的奠基人之一。1927年9月,沁阳因民族纠纷引发大规模械斗。械斗被平息后,为了宣传民族团结与孙中山先生倡导的“自由、平等、博爱”思想,在当地驻军的吉鸿昌将军建议,将丹河以东地区四乡十五图(明清时的行政区划单位)和崇下乡四图的部分村庄,从沁阳析出,设立博爱县。经主政河南的冯玉祥批准,博爱县正式设立。

  吉鸿昌1913年加入冯玉祥部,从普通士兵成长为军长。后因对“围剿”红军态度消极,他被国民政府强令出国“考察”。1932年1月,吉鸿昌回国后变卖家产,组织武装抗日。1932年秋,他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吉鸿昌参与筹组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将日伪军逐出察哈尔省。1934年11月,被捕入狱的吉鸿昌被蒋介石密令“就地枪决”。就义前,他写下“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的诗句。

  吉鸿昌将军的事迹和精神如同一座不朽的丰碑,深深铭刻在博爱人的心中。多年来,全县中小学校坚持开展吉鸿昌抗日事迹学习活动,让学生了解建县历史、鸿昌路由来,厚植爱国情怀。

  清化镇街道王庄村党支部书记王志敏说:“鸿昌路刚命名时基础设施不够完善,近年来通过绿化、亮化,道路变化显著,路旁还建起了车管家物流产业园,已有17家物流企业入驻,年业务量超60万吨。”

  该县已向省交通运输厅、省公路事业发展中心申请,拟于今年对鸿昌路进行功能性养护修复。(本报记者 樊霞 姚广强)

责任编辑:张丽

社区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