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和城市双向奔赴,青年中医学博士安家洛阳
2025/07/03 12:39 来源:大河报 阅读:3万
工作中的张蕾
“张大夫让我真正认识到了医者仁心……”近日,在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西医结合科诊室里,副主任张蕾正用针灸为一位年逾八旬的患者施治。作为洛阳市重点引进的青年医疗人才,张蕾用十余年时光完成了从“新洛阳人”到“中医传承创新者”的蜕变。
银针里的创新密码
2014年,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毕业的张蕾站在人生十字路口。“当时多家外地医院抛出橄榄枝,但看到河科大一附院中西医协同发展的规划时,对河南老家的眷恋,让我选择回家。”这位新乡姑娘的选择令同窗意外,却暗合她对中医发展的思考:“在综合医院建立中西医协同机制,才能让传统医学焕发新活力。”
“洛阳深厚的文化底蕴与蓬勃的创新活力形成奇妙化学反应。”张蕾告诉记者,彼时,河科大一附院正在筹办中西医结合科,医院对中医药事业提供了大力的科研力量保障,让她有了“此心安处是吾乡”的归属感。
主持省部级、地厅级课题4项,发表SCI、核心期刊等论文10余篇,获实用新型1项,出版专著10余本……在临床一线,张蕾展现出青年医者的开拓精神。一枚小小银针,成为张蕾的创新利器。
“医院也给了像我一样的青年人许多支持,让我们能真正发挥所长。”曾经有患者将一面写着“妙手神针医痼疾”的锦旗送到她手中表达感激,这让她动力满满。
“这名患者年龄比较小,才20多岁,车祸被撞后心理负担较大,除了给她进行各种常规的理疗,我们还经常像朋友一样开导她。”在张蕾看来,对于疼痛类疾病的治疗,重视患者心理层面的疏导显得尤为重要。
青年和城市双向奔赴
张蕾告诉记者,她和爱人都是新乡人,洛阳无论是城市底蕴还是创新活力,都深深地吸引了他们这些“新洛阳人”。“不内卷”的工作、生活环境,对青年人才的扶持政策等等,让青年学者专心拼事业。“包括河科大一附院在内,洛阳对青年科研工作者很支持,让我们在生活上没了后顾之忧,能专心拼事业。”张蕾说。
多年来,张蕾先后获河南省青年医务人员实践创新竞赛中医组三等奖、河南省医学科技进步三等奖,推动中医适宜新技术新项目在综合医院的开展……
如何让青年愿意来、留得住?近年来,洛阳聚焦青年友好型城市建设,大力实施产业平台聚才、青年就业创业、青年安居保障、社交消费赋能、城市活力提升五大工程,取得了良好成效。
夜幕降临,张蕾习惯到隋唐城遗址植物园夜跑。穿行在千年古迹与现代步道间,她感慨道:“在这里,历史文脉与青春活力同频共振。洛阳建设青年友好城市,既有‘真金白银’也有‘真情实意’,让每个年轻人都能在这片热土上书写属于自己的‘青城故事’。”(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李韶萌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