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

千年古道变“淘宝街”,三省村民线下“拼团”

2025/06/26 18:19 来源:大河报 阅读:4.3万

在邻省河北山上所拍盘阳村 申洪运 摄影

西券门处的豫剧团演出吸引了周边村落的村民前来观看

晋冀豫三省边境物资交流大会 申洪运 摄影

东券门

西券门外

在盘阳村举办的晋冀豫三省边境物资交流大会 申洪运 摄影

晋冀豫三省边境物资交流大会上,戏曲演出是传统项目。 申洪运 摄影

  林州市任村镇是河南最北端的乡镇,处于豫晋古道“C位”的盘阳村,三省毗邻乡亲每年在村里上演两场线下“双11”狂欢——农历三月十五、九月十五,河南、山西、河北的商贩带着千年商脉基因,把这条始于战国、兴盛于明清的“千年快递路”变身为“三省淘宝街”。

  在盘阳村这片土地上,战国古城遗址静默伫立,诉说着往昔的金戈铁马;明清建筑群错落有致,镌刻岁月的风华韵致;抗战红色地标熠熠生辉,铭记着英雄的热血荣光,三者奇妙“同框”。遥想往昔,采木务中工匠们挥汗如雨,古驿道上马蹄声声、商旅不绝;而今,商贾云集,熙熙攘攘,青石古街依旧弥漫着晋冀豫三省的烟火气息。

  想一键穿越“战国硝烟、明清宅韵、抗战烽火”?来吧!盘阳村已备好“时空穿梭券”,待你随时登场!

  千年古道上的“双11”!三省边境村民开启线下“拼团”模式

  盘阳村位于林州市西北部。向北,它与河北省涉县隔水相望;向西行进十公里,便迈入了山西省平顺县的地界。

  带领我们开启这场探秘之旅的向导申洪运,被大家亲切地称为“任村的百事通,盘阳的活地图”。

  大河报·豫视频寻镇中原探访团抵达的第一站,是镇守村西的西券门。还未走近,一阵极具穿透力的唱腔便破空而来,直击人心。

  嚯!只见券门西侧搭起一处露天戏台,一家豫剧团正热热闹闹地演出着。演员们身着华丽的戏服,唱念做打,一招一式韵味十足;台下观众将舞台围得水泄不通,大家全神贯注,看到精彩处,便爆发出阵阵喝彩声。而券门外,几辆电动车随意地停靠在“豫晋古道”石碑旁,仿佛在诉说着古今的交融。

  西券门高4.5米,宽2.3米,洞长10.5米。券上的碧霞元君庙,据悉始建于明嘉靖二十年(1541年)。券门内地面铺设的石头被磨出温润的弧度,南高北低的坡度恰似历史长河的落差。

  “我们所站之处便是豫晋古道了,咱这门内唱豫剧,邻近省的村民会来听吗?”记者好奇地问。

  申洪运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答:“会!而且呀,一年两度的晋冀豫三省边境物资交流大会可是我们盘阳村的传统盛事。每年农历三月十五、九月十五,来自河南、山西、河北的商贩都会像潮水一般云集于此。”

  据申洪运介绍,物资交流大会举办时街道上摆满了琳琅满目的商品,有精美的手工艺品,有新鲜的蔬菜水果,还有各种地域特色小吃美食。人们穿梭其中,讨价还价的声音此起彼伏,欢声笑语回荡在街道的每一个角落。“这不仅是一场物资的交流,更是三地人民情感的交融。大家在这里不仅可以买到自己心仪的商品,还能结交新朋友,了解不同地区的文化和风俗。”

  据悉,豫晋古道,这条承载着千年历史的通道,横穿晋冀豫三省交界处的盘阳村。它始于战国时期,兴盛于明清。在林州市境内,古道全程17.5公里,南自任村集,向北7.5公里便抵达浊漳河南岸的盘阳村。因漳河天堑的阻隔,它自东向西进入盘阳村东券门,经古街折向西北,然后出西券门,沿着浊漳河南岸太行山麓蜿蜒10公里,最终到达晋冀豫三省交界处,而后进入晋地。这条陆路沿途有高攀、将军庙坡、蚕崭、马塔关等险要关隘。

  时至今日,豫晋古道大部分路段已被现代化的道路所取代。

  一键穿越三幕剧:战国城墙、明清大院、抗战烽火

  盘阳古代写作磻阳。磻,同磐,本意是大石,因村(城)坐落于大子母石丘之南,故得名“磻阳”。《读史方舆纪要》记载:“东晋大兴二年(319年),石勒建后赵,曾设县于此。宋端拱元年(988年)建城,周围二里,高一丈五尺。”

  遥想彼时磻阳,城墙巍峨耸立,尽显威严之态。城门徐徐洞开,人群往来如织,商贩高声叫卖,马蹄哒哒作响,声声交织,奏响一曲繁华乐章。街道两侧,店铺鳞次栉比,旗幡随风招展。

  据史料记载,这里还是北宋王朝设置的“磻阳务”所在地,置监管及民工600人,每年二月至十月,采木于林虑山,经漳河水运至河北诸地。

  采造务的设立,如同一把神奇的钥匙,催生了盘阳村内外豫晋驿道的发展和繁荣。外地许多技艺工匠与诸多服务行当如潮水般蜂拥而至,古街两侧店铺货栈林立,一度发展成为晋冀豫三边地区交通、军事、商贸重镇和物资交流集散地,赢得了“小苏州”的美誉。

  豫晋古道贯穿盘阳村东西的青石街,宛如一条历史的丝带,把哨楼、八角亭、灵泽王庙、关帝庙等明代建筑,以及以卢家大院、桑家大院为代表的近百座清代和民国时期民居串联成线。这些建筑,每一座都像一位沉默的老者,静静地诉说着过去的故事。被古街串在一起的,还有八路军129师新一旅旅部旧址、晋冀豫抗日根据地红色大学“豫北联中”旧址、孕育了红旗渠精神的“红旗渠总指挥部旧址”等印迹。

  盘阳村的旅游资源也如同一座宝藏:它南距红旗渠纪念馆10公里,游客们在这里可以深入了解红旗渠的历史和精神,感受当年林州人民战天斗地、改变命运的豪情壮志;距太行大峡谷15公里,峡谷内奇峰峻岭,怪石嶙峋,景色壮美,让人仿佛置身于一幅天然的山水画卷之中;西距红旗渠青年洞、络丝潭风景区3公里,那里的山水风光更是令人陶醉,清澈的溪水在山间流淌,瀑布飞泻而下……

  站在盘阳的土地上,我仿佛穿越了时空,与历史进行了一场亲密的对话。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承载着无数的故事和记忆。豫晋古道见证了三省文化的交融与传承,而盘阳村就像是一个历史的舞台,上演着一幕幕精彩的剧目。(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张瞧 于鑫 实习生 裴晴 文图)

社区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