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病床毕业答辩到生命大考,23岁小伙双线突围
2025/06/25 11:17 来源:大河报 阅读:2.4万
小樊在病床上完成毕业答辩
今夏5月,23岁的小樊正专心致志准备着毕业论文答辩。然而,一个平常的夜晚,毫无征兆地,一阵撕裂般的剧痛猛地从背部袭来,命运之手骤然发力,将他推向生死边缘。
被紧急送入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时,检查结果令所有人心头一紧:B型主动脉夹层,病因直指凶险的马凡综合征!
特殊“答辩现场”,让他在病床上完成学业
心血管外科医学部张志东主任团队会诊后发现,小樊的主动脉全程撕裂,血管壁薄如蝉翼,随时可能破裂。再加上,马凡综合征使其全身血管结构异常脆弱,术中血管阻断困难、手术中血管吻合难度倍增,且胸腹主动脉同时受累需分阶段置换,堪称“在豆腐上缝合血管”。
突如其来的病情让近在咫尺的毕业答辩,变得遥不可及。“完成学业是他的心愿,也是他战胜疾病的精神支撑。”主治医师李光峰敏锐捕捉到了小樊的心结。
张志东主任得知后,立刻与医护团队商议:“我们既要守护他的身体健康,也要帮助托起他的梦想!”一场跨越生命与学业的温情接力随即展开。经与学校沟通协调,大血管外科的医护人员在病房内精心布置了一个特殊的“答辩现场”。在确保医疗安全和患者状态允许的前提下,医护人员全程护航,陪伴小樊在病床上完成答辩,为大学生涯交上满意答卷。
精湛的医术下成功“拆弹”,患者转危为安
真正的“生命大考”才刚刚开始。面对高难度“拆弹”任务,张志东主任团队迎难而上,迅速组织全方位、多学科会诊,反复研讨,制定精细的治疗方案。
手术需同期完成胸主动脉+腹主动脉人工血管置换术,置换范围跨越胸腔至腹腔,术中需重建多组重要分支血管。考虑到小樊患有马凡综合征,团队选择开放式血管置换,力求彻底清除病变。
无影灯下,张志东主任带领团队,凭借精湛的医术,运用人工血管精准吻合技术,在毫米级薄壁血管上实现“零渗漏”缝合。术中,团队结合神经监测与脏器灌注优化方案,全力防止肝肾功能衰竭。术后,小樊被转至综合重症监护室,多参数智能监护系统实时预警并发症。当术后主动脉CTA可见合脏器血流通畅,血管形态满意,夹层假腔消失无踪时,这场与死神赛跑的“拆弹行动”取得至关重要的胜利!手术次日,小樊顺利转入普通病房。(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侯冰玉 文 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