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身深山,太焦“咽喉”铁路小站担重任展新颜
2025/05/14 11:49 来源:大河报 阅读:5.1万
孔庄站航拍 祁映辰 摄
2025年5月13日下午,由中央网信办网络社会工作局、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党组宣传部举办,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宣传部承办的“发现最美铁路·壮美太焦孔庄行”网络宣传活动,在孔庄车站启动。
由媒体记者、网络正能量名人、铁路骨干网评员一行20余人组成“发现团”,将深入太焦铁路沿线,通过实地探访、深度报道,宣传“奋斗成就梦想,匠心铸就一流”的新时代孔庄精神,彰显铁路服务地方经济、守护能源动脉的使命担当。
孔庄车站被称为太焦线的“咽喉”
在为期4天的发现之旅中,“发现团”将探访孔庄车站,聆听铁路人扎根太行、守护“咽喉要道”的坚守故事;走进小宋车站,观摩现代化货运枢纽如何高效衔接“西煤东运”大通道;参观太焦铁路陈列馆与石圪节矿展馆,从百年钢轨、矿史文物中追溯铁路与煤炭产业共荣共生的血脉联系。
5月13日,记者一行人来到的孔庄车站是郑州铁路局管内的一个四等小站,地处太行深处,山高谷深,地形复杂。车站始建于1960年,这里每五六分钟就要通行一趟列车,是晋煤外运的必经之地,被称为太焦线的“咽喉”。
早期,孔庄站职工吃水困难,需要到工区背后的白水河挑水。虽然挑水路线只有二三百米,但由于落差大,山坡陡峭,挑水之路“困难重重”。但是,面对繁重、紧张的工作任务,一代代孔庄人始终将安全生产放在首位。职工们坚持按时按点深入现场,再苦再累也不放过每一处隐患,担起安全保障的重任。
孔庄车站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身处于大山深处,在老一辈孔庄人的记忆里,寂寞、艰苦是孔庄的代名词。但在一任任支部班子的薪火相传下,在一茬茬党员群众的艰苦奋斗中,孔庄车站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线路工区从过去的吃水难到今天的24小时不间断供应;从破旧的职工宿舍到现在崭新、宽敞、明亮的居住环境;从看电视难,冬天取暖难,到今天的无线网络覆盖各个工区,活动室配备齐全,电视、空调成为每个职工宿舍里的标配。这其中不仅仅有站容站貌的改观,更有“艰苦不怕吃苦,安全即是奉献”的孔庄精神的提炼、形成和升华,从而成为引领全体干部职工拼搏向上的精神财富。
在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孔庄站先后获得了“全国工人先锋号”、“全国青年文明号”、“全国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火车头”奖杯、中国铁路总公司“先进基层党组织”等几十项荣誉称号,“艰苦不怕吃苦,安全即是奉献”的孔庄精神已成为铁路人克服困难、勇创一流的强大动力,成为畅通太焦线煤运大通道实践的行为准则。
太行巍巍,铁龙铿锵。发现最美铁路,不仅是探寻钢铁脉络中的历史荣光,更是记录新时代铁路服务国家战略、赋能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活动将用镜头与笔触,展现中原铁路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担当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成效、铁路人团结奋斗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