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式降价,“五一”假期河南车市迎来消费小高峰
2025/05/07 17:32 来源:大河报 阅读:2.9万
“五一”假期,河南车市在车企“花式降价”中迎来消费小高峰,不过,在这场价格战中,车企面临着销量提升挑战的同时,库存压力也在加剧;而另一边,车企悄然调整宣传策略,曾经铺天盖地的“智能驾驶”话术集体“退烧”。
“省钱攻略”叠加,河南人买车省出新花样
别克威佳店市场经理告诉记者,“五一”假期每天进店客流都非常多,“总经理从站前台到直接接待客户,最后实在没人了,财务经理都去站前台了,实在是忙不过来了”。五天时间店里接到50多台订单。
“五一”假期,多家车企纷纷升级购车优惠,特斯拉推出全系“5年0息”;奔驰旗下smart精灵#1限时“一口价”14.99万元;比亚迪秦L EV置换补贴1万元,海洋网车型更可叠加国家补贴;奥迪Q5L裸车价仅25万元,销售人员直言:“现在BBA的价格,比三年前国产车还亲民。”
截至5月5日,共有11个汽车品牌推出“五一”购车权益,涵盖限时一口价、现金补贴等。其中,吉利汽车综合补贴至高5.3万元;长城哈弗H6限时7.19万元起,换新补贴至高4万元;广汽传祺部分车型限时降3万元,置换补贴至高3.5万元;智己、小米、长安启源等品牌也推出相应优惠,涉及金融政策、配置升级、置换补贴等。
方程豹门店负责人告诉记者,“五一”假期消费者看车、购车同比提升约30%,家庭购车群体增多;5月5日,鸿蒙智行官宣,在“五一”假期全系大定超22000台,比去年同期翻了一番。
政策优惠是拉动汽车消费的重要驱动力,“五一”假期,多名看车的顾客对记者表示,现在政府和车企补贴力度都很大,以旧换新方式比较合适。
河南以旧换新平台数据显示
“五一”假期
省商务厅重点监测的汽车销售额
比上年同期增长18.8%
智能驾驶“退烧”,从“黑科技”到“你问我答”
在正弘城的蔚来店里,销售员主要介绍换电:“3分钟换块满电电池,比加油还快,郑州现在有50多个换电站,跑哪儿都不愁。”问起智能驾驶,他才淡淡说:“那个功能得看您需求,试驾时可以体验体验。”
这种情况的出现,政策规范是重要推手。工信部明确要求,禁止使用“自动驾驶”“高阶智驾”等模糊词汇,统一推广“组合辅助驾驶”术语。
在许昌,95后消费者刘雯正在仔细端详小米SU7:“销售说小米智驾Pro现在改名小米辅助驾驶Pro,但对我来说座椅通风这些实用配置更重要。”刘雯说,虽然身边朋友有尝试过脱手开小米的,但对于她来说,是不敢完全让车自己开的。
记者走访发现,多数门店将“智能驾驶”从宣传C位撤下。小鹏体验店里,销售经理坦言:“‘城市NGP’现在统一叫‘辅助驾驶’,免得产生误会。”理想销售主推“全家出游大空间”,鸿蒙智行门店墙上贴满提示:“辅助驾驶不能代替人,开车还得自己操心。”销售介绍问界M9时,特意强调:“硬件是按L3准备的,但现在只能当L2用,试驾得签协议,得保证安全。”
消费者精打细算,智能化配置和降价都要有
尽管各大车企“花式降价”,但汽车降价对销量的促进效果逐渐衰退。“现在客户算账比我们还细。”郑州某合资品牌4S店总经理坦言,“单纯降价已经不够看了,必须把置换补贴、地方消费券、厂家金融政策打包成‘全家桶’,让消费者感觉优惠力度十足。”
年轻群体对金融方案尤为敏感。“5年0息比直接降价实在,能减轻月供压力。”95后消费者小林选择了3年免息方案。
消费者心态也在分化。在洛阳一家比亚迪4S店,犹豫是否订车的赵先生表示:“听说下半年还要降,不如再等等。”而刚提了问界M5的李女士则说:“早买早享受,谁知道明年补贴会不会缩水?”
在郑州一家上汽大众4S店,市民李女士说:“我对比了七八款车,最后选了ID.4CROZZ,续航扎实、价格实惠,智能驾驶功能够用就行。”这种务实心态在河南市场尤为明显。
乘联会调研显示
74.58%受访者表示购车首选自主品牌
消费者选择国产车的核心动因
从“低价”向“高价值”转变
33.15%受访者将“配置丰富、科技感强”
列为首要购车因素
对此,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在智能座舱新技术应用方面,我国自主车企有着优秀的表现,尤其是在智能辅助驾驶方面,自主车企实现了较快发展,为我国汽车产业发展带来了巨大推动力。
盛夏淡季将至,河南车市如何破局?
“‘五一’狂欢后,车市要进入‘夏眠’了。”一位从业20年的经销商预言,6月~8月传统淡季叠加价格战透支效应,市场或将迎来新一波调整。
乘联会数据显示,3月末全国乘用车库存达335万辆,其中新能源车库存80万辆,同比增长142%。
在郑州西三环的一家4S店,销售总监坦言:“销量是上去了,但库存压力也不小。现在有200多台现车,厂家还在催着进货。”某自主品牌河南区域负责人透露:“我们的库存周转天数已从去年同期的28天增至45天,特别是15万~20万元价位段的车型,库存压力大。”
“五一”假期,记者走访中原多地车市,最深的感受是“热闹中的理性”。当价格战触及成本红线,当技术概念回归实用本质,随着盛夏的到来,河南汽车消费将更加趋于理性。